本栏搜索 |
自由论坛 |
|
|
|
陈逸飞的价值 评论9 (发布于2005-09-26 12:00:12 点击3539) 2005年4月10日上午8时44分,享誉中外的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在上海猝然去世,终年59岁,身后留下亿万身家。25年前那个怀揣38美元孤身在美国纽约求学的奋进青年,转眼成为人们心中抹不去的记忆。人世间又少了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令人感伤;尤其是少了一位商业和艺术领域的双料奇才,更令人扼腕。
|
| 
|

| | 书画鉴定,究竟谁做主? 评论2 (发布于2005-09-02 17:51:34 点击2255) 1995年,中国书画市场出现了一桩著名的公案——《仿石溪山水图》。王定林111万元买到的这幅作品,鉴定家谢稚柳认定作品为真迹。王定林之后找到了徐邦达和史树青鉴定,两位均表示此画是伪作。同一幅作品,两地著名鉴定家却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自此,南北鉴定界的第一次分歧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
又是一年双年展 评论0 (发布于2005-07-27 10:58:17 点击2759) 像成都这个城市一样,成都双年展也带着浓厚的娱乐气息。评论人李公明说它是艺术的装饰品,一个艺术嘉年华,也有人称它为艺术家的PARTY和堂会。伴着震耳欲聋的音乐,策展人之一的冯博一指着那些色彩绚丽,宛如广告牌的作品说:“和上海、北京双年展不一样,成都双年展是民营企业家投资的,我们强调的是流行和娱乐性,尽量贴近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特点就是商品化、意识形态淡漠。”
|
| 
|

| | “中国制造”主打设计王牌 评论0 (发布于2005-07-11 18:48:49 点击1840) 现在国内的工业设计基地计划是力求设计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前瞻性工业产品,扶持国内创新型家电企业的崛起。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家电企业对工业设计环节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将有望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从工厂到市场的转变,从重生产到重设计的转变,从而“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
798的坚硬与王迈的柔情 评论9 (发布于2005-05-13 10:19:30 点击4608) 在北京,或者说在中国,哪一片旧厂房在两年时间内能吸引来德国总理施罗德、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夫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夫人的参观?同时又能召来法国摩西时装、意大利DIOR时装、欧米茄表等众多世界知名品牌在此举办各种展览和发布会?这个地方只能是798,北京东四环外近些年来想不出名都很难的“明星”。2003年10月份,美国《新闻周刊》把北京评为世界上十二个最先锋最有创意的城市之一,它的理由就是因为798的空间重塑。
|
| 
|
|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