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发布于 2005-07-11 18:48:49
□ 阅读次数:1840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
|
|
“中国制造”主打设计王牌
视觉中国
|
记得TCL集团总裁李东生在接受《商业周刊》访谈时曾表示,当年手机业务的异军突起,其关键因素就在于TCL的工业设计团队能够发现客户真正需要什么。例如,TCL最先将宝石加入到手机的设计当中,结果大获成功。而未来几年内,TCL的目标是将其研发开支提高到5%,这也是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标准。
今年年初,TCL三大事业部(小家电事业部、空调事业部、白家电事业部)又牵头投资设立了TCL智能家电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积极推动中国南海(国际)工业设计基地的成立,将产品的设计研发创新提高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
对此,有业内专家指出,其实世界上知名的制造企业无一例外都把工业设计放在重要地位,甚至将其视为企业的第二核心竞争力。比如,日本日立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中,其设计比例占51%,而技术与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国内IT业的领军企业联想,早在1996年就以其前瞻性的眼光瞄准了工业设计,与Ziba设计公司、通用电气等国际一流公司合作,打造一流产品,从而开拓了联想的国际化进程。日前,TCL智能家电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劲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就工业设计的相关话题作出了详尽阐释。
确立差异化优势
优秀的工业设计可以维系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为用户带来愉悦的使用体验,从而在企业和用户之间创造一种牢固的联系。在美国,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其产出高达2500美元,这种知识和技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情况是其他科技行业难以比拟的。
韩国三星、芬兰诺基亚等跨国公司之所以在行业竞争中占据强势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来自其工业设计的成功。例如,诺基亚当年首创蓝屏手机,根据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适时调整产品外观色彩,就是一个相当经典的案例。
但是目前我国的工业设计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却有天壤之别。由于消费观念和工业设计技术的相对滞后,当前国内市场家电产品的竞争往往局限于简单的价格竞争,工业设计则经常被人忽视,导致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虽然各地都在大规模吸引外商投资建厂,但外资企业大多使用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面向全球市场。中国只能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获取低廉的加工费,难以在产品利润高端,即品牌、销售和研发上获得更多利益,而这三项几乎占去整个产品利润的90%。随着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日趋差异化,通过提升工业设计水平,使产品具有差异性,细分市场,获得高附加值,将是我国家电企业面对国外竞争的一大课题。
工业设计的观念误区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稍微有点规模的企业也都陆续设立自己的工业设计中心,然而中国工业设计革命的进程仍然缓慢。究其原因,李劲认为,首先是指导思想亟待转变。
一些国内高等院校在培养工业设计人才时,往往是从工艺美学化而非应用美学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其结果是产品外观设计虽然好看,但是因为模具或结构设计不合理,其可生产性和易用性大打折扣。事实上,成功的工业设计必然能够大量复制,量越大成本越低,否则外观设计再好也只能被称作是“好看的工艺品”。
其次,成功的工业设计依托于对消费市场的深入研究和行业动态的准确把握,要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产品策略,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可过于标新立异,要符合大众化的消费心理。
此外,同样类型的产品,你要消费者多花一元钱购买,都要有足够吸引人的理由,同时还要预留经销商返点和企业利润回报的合理空间,其模具设计应避免成本的直线上升。
工业设计本身就是创造和演绎未来。国外企业的做法通常是先有市场需求,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技术,完成工业设计的创新。但是国内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储备不足,加之害怕承担风险,真正投入研发的力度仍然不够,往往是根据现有技术考虑工业设计的具体形式,设计理念处于滞后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市场研究、造型设计、结构设计、手板和模具制作等方方面面的人才,并需要经过小批量生产、试投等运作流程,如果一家企业单独搭建这样的设计平台,投入很大,其高昂的生产运作成本甚至会让一些中小企业感到不堪重负。这也是国内一些工业设计中心难以做大规模的重要原因。据了解,英国工业设计的产业规模约为90亿英镑,而我国仅有四五千万元人民币,即使是最大的专业设计公司一年也只有七八百万元的营业额。正是有鉴于此,TCL依托其品牌和实力优势,搭建工业设计平台,将在为相关企业减负的同时,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
生活形态研究 主导创新力量
目前国内家电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工业设计的竞争,而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产品造型设计及其成本控制。据有关方面测算,产品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即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在各行业中,工业设计所带来的平均市场销售量增加额为15%。
然而,工业设计要想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关键还在于是否和营销进行有效结合,有策略性的进行产品工业设计。
在李劲看来,只有对生活形态进行充分研究,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才能开展有策略性的工业设计,设计出消费者真正喜欢的产品。
所谓生活形态研究就是以生活形态行销为目的,通过对不同族群的“市场反应区隔”,研究不同形态下不同族群的生活观、消费观和传播观,从而发现和解读“需求密码”,为目标消费人群定位和品牌定位概念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最终实现交换关系的相互满足,进而比竞争对手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赢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如今,成立不久的中国南海(国际)工业设计基地正在搭建一系列共享专业平台,其中包括消费者生活形态研究、世界产品流行趋势研究、工业设计、结构设计、模具制作、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营销论坛、国家认可家电检测、培训、专利技术申请与转让等等,并通过与消费者更深层次的接轨,力求设计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前瞻性工业产品,扶持国内创新型家电企业的崛起。业内人士相信,随着国内家电企业对工业设计环节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将有望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从工厂到市场的转变,从重生产到重设计的转变,从而“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