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众议:我看建筑教育(下) (发布于2008-10-06 14:27:18 点击42927) 我将大多数毕业生称为“两不毕业生”,即一不了解社会现实,二不能突破创新……例如,我每年都会问毕业生喜欢哪些建筑师,近十年的答案竟然没改变过。如果我把他们的答案整理成一个排行榜的话,高居榜首的一直是安藤、柯布和贝聿铭。
|
| 
|

| | 众议:我看建筑教育(上) (发布于2008-09-01 10:12:10 点击42322)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借助近二十年电脑及软件技术的进步,西方建筑师发展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三维设计方法,而我们则诞生了世界一流的效果图……根据我的教育经验,面对新工具及其技术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走在建筑设计的前沿。
|
哈利波特在北京飞翔 (发布于2008-07-24 13:11:11 点击27289) 难道建筑不是一种艺术?文化、艺术也就真的“没有国界”?可以通通“接轨”?难道建筑是“纯艺术”?建筑创作是如同某些“纯艺术”活动那样的个人行为,可以不顾国情和建筑的本性,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由着外国人的性子,表现他们的个人“张力”?
|
| 
|

| | 形式大于功能?摩天大楼有益于环保 (发布于2008-06-24 17:23:10 点击27255)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飞速,预计到2025年,全球几乎一半的人口会居住在中国,这意味着15个城市会有2500万甚至再多上几百万的居住人口。如何在具备各种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做到环保,是包括摩天大楼在内的城市中心区构成主体的设计者急需考虑的问题。
|
大运会中标方案遭弃风波 (发布于2008-05-03 11:22:04 点击46981) “感觉自己就像堂·吉诃德,孤单面对着一个庞大的风车。这风车,就是这次深圳湾体育中心换标风波中遭遇的不公。”2008年4月14日,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李兴钢说。现年39岁的他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中方设计主持人。
|
| 
|
|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