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首  页 | 美术论坛 | 每周推荐 | 作品评弹 | 最近新闻 | 艺术书评 | 论坛导读 | 广告联系
当前位置:每周推荐 (主持:admin) [在本栏添加内容/投稿]
□ 本文发布于
2009-01-20 22:45:34

□ 阅读次数:5048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吴冠中捐画给新加坡就是不爱中国?
许石林
90高龄的老画家吴冠中先生,将自己价值按照现在市价3亿多元的113幅作品,捐赠给了新加坡,成为新加坡迄今收到的分量最重的艺术捐赠。



对此,中国许多人,尤其是网民纷纷发表意见,有理解支持的,当然有反对的,意料之中的反对意见就是:指责吴先生将如此多数量和重要的作品捐赠给新加坡是不爱国,即不爱自己的祖国——中国。

好在当今人心没那么普遍拘束,否则这一不爱国的指责,能吓唬很多人。这种乱用爱国的情绪,实际上是情感不够丰富、没有选择的单调情绪,动不动就简单地往爱国不爱国上一搭,就算完成了思考和表达。这种情绪,也极容易造成集体激愤,动不动抵制什么的非理性行为。

对此,吴先生是这样解释的:“不客气地讲,很早的时候我对新加坡的印象,交通、工业都比较发达,社会道德、秩序都很好,但是文艺新加坡不够重视。”在他看来,德育不能代替美育。他说:“新加坡是我尊敬的一个国家,在道德品质各个方面,它都是介于中西方之间,与中方相当接近,到西方也很接近。两边的优点,都集中在你们身上。”可见吴先生并非糊涂,也不是崇拜和巴结谁,因为新加坡对文艺不够重视,所以他要捐赠以增加它的重视程度,开句玩笑:这是艺术扶贫!——这下骂吴先生不爱国的人心理平衡了吧?

吴先生还说,他把那么多画捐赠在新加坡,别的地方的人要看他的画,可以去新加坡看。有人批评吴先生说话不负责任,那么远让人怎么去看?



吴冠中先生是一个勤奋认真的画家,他的作品很多,但是许多作品都被他完成后,隔一段时间再看,稍有不满意,就撕毁了。他不是个传统的中国文人画家。他更多地受西方文化影响。绘画对于吴先生来说是神圣的,他是个圣徒式的画家,尽管对他的作品至今仍有争议,吴先生的游戏之作几乎没有。这个老人身上最可贵的就是能看透却故意不看透。他不装糊涂,不乡原,去年老人一番对当今美术界机制、现象及管理、评奖等等问题的谈话,可谓解放思想,令人尊敬(另见拙文《向吴冠中先生学习思想解放》)。

吴先生此前已将自己更多数量的作品,分别捐赠给了我国几个艺术馆。那些指责老人没有将所有作品捐赠给我国的人,理解不了老人。请问在你所在城市、家门口举办的艺术展览你去参观过多少回?请问你有没有关心过有多少艺术品国家花钱收藏,有的艺术品文物还历经劫难,最终却被年年深锁在艺术馆的仓库里,似乎永远都见不着观众的面,你不但没有机会见原作,你连印刷品都难得一见,就像没有一样?你真爱艺术的话、真在乎艺术的话,你就应该首先在乎、计较这个。那种象征性地拥有而永远都不去亲近艺术品,让艺术品闲置在那儿,就是对艺术品和艺术家的尊重了?

过去由国家设立的几个艺术大家的纪念馆,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已经出现了维护经费困难,甚至出现过卖艺术家的作品以维持经营的现象。地方政府设立或支持的艺术家的同类艺术馆也有这个现象。如果人们真的很热爱艺术的话、很在意艺术的话就不应该产生上述现象,请问有哪个旅游公司在设计旅游产品即旅游点的时候将艺术馆的参观作为重点项目?有哪个人将自己的旅游意向重点放在艺术馆?那些大的博物馆但多数是让人看热闹的不算,比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经营再成功也不能作为范例。

我曾经参观过新加坡的美术馆,其策划布置之细致、服务之周到,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吴先生的作品能被这样保存展览服务社会,当然是很理想的。这跟爱国不爱国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要说什么大艺术家是属于整个人类的这种同样大而无当的话。就从作品捐赠出去能被怎样处理,就可以理解。

去年10月初在贵阳,一位领导想把自己祖上传下来的一把紫砂壶捐赠给某紫砂壶博物馆,该壶为清代名家所制,价值不菲,当时在场的业内大家都纷纷让他再等一段时间,因为现在博物馆管理体制有问题,东西捐赠进去,最终会发挥什么作用,难以预料。从此事件中可窥一斑。

乱用爱国主义的帽子,是思维不够平静、不够公允的体现,也是思维狭隘逼仄的体现。做事情的人有他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具体困难,不是那么简单的。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ArtBBS 始于:Oct 1,2001 川ICP证B2-20080009
Copyright © 1998-2019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联系:028-8967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