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首  页 | 美术论坛 | 每周推荐 | 作品评弹 | 最近新闻 | 艺术书评 | 论坛导读 | 广告联系
当前位置:最近新闻 (主持:peter_pan) [在本栏添加内容/投稿]
□ 本文发布于
2001-09-26 12:24:08

□ 阅读次数:3710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俄罗斯绘画艺术300年”十月在沪展出(图)

“俄罗斯绘画艺术300年”十月在沪展出 (中国)  

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俄罗斯绘画艺术300年”,将于10月12日至11月15日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展出。

从18世纪到20世纪300年间,是俄罗斯绘画艺术最辉煌的时期,各种艺术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这次展出的132件作品,均是叶卡捷琳堡艺术博物馆的珍藏,“学院”画派、“巡回展览”画派、“艺术世界”画派的代表画家列维茨基、鲍罗维柯夫斯基、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彼罗夫、别努阿等都有代表作品参展。

整个画展就是一部俄罗斯绘画艺术发展演变史。18世纪俄罗斯绘画的主要形式是肖像,入画者多为宫廷显赫的贵族。展品中列维茨基的《契尔诺娃娅肖像》、鲍罗维柯夫斯基的《杜波维茨卡娅肖像》等都是肖像画的代表作。作品画风柔媚婉约,令人赏心悦目。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巡回展览”画派是在先进美学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批判现实主义流派,主张面向生活,提倡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克拉姆斯柯依可谓这新一代画家的领路人,他的参展作品《妇女肖像》,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列宾是这一画派的巨匠,画作广阔而全面,细腻而忠于现实,此次有4件作品参展。创造许多历史题材的苏里柯夫的作品从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力上都属俄罗斯绘画史上最优秀的,参展作品是著名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世界”画派则更讲究个性风格,强调独特的视角、构思的别致与出奇制胜。展览上能看到许多人们熟悉的名家的精彩手迹。



配合“俄罗斯绘画艺术300年”十月在沪的展出 ,我们特做一期"俄罗斯绘画寻览",让大家更好的欣赏、了解灿烂的俄罗斯绘画艺术。




俄罗斯绘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古俄罗斯时期,也就是从辅基公国形成至彼得大帝改革以前这段时间。这是俄国封建社会初期对拜占庭文化的移植与古俄罗斯民族艺术的形成时期。在俄罗斯文化中可以看到拜占庭文化的深刻影响。

第二个阶段是彼得大帝到叶卡德琳娜女皇统治的整个18世纪(这次展览的作品从该阶段开始),这是俄国的改革和“欧化”时期。俄国文化在意大利和法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下迅速发展,俄国艺术开始纳入欧洲文艺发展的进程,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这时在俄国也被效法和模仿。

第三个阶段是19世纪上期,这是俄国民族艺术的奠定时期。18世纪中期成立的皇家美术学院,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艺术家,他们呼吸本民族的空气,吸收民族文化的养料,具有俄国特色的文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第四个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至20世纪初,即从批判现实主义到含有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因素的新流派的出现,其中批判现实主义最为辉煌。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在关注现实和在与西欧广泛的交流中,以其题材、体裁、风格和手法的多样性与独创性,在世界艺坛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与当时的法国文艺并驾齐驱,各领一方风骚,各自推出了世界级的大师,组成了文艺史上璀璨夺目的一串明珠。俄国这一阶段的文艺创作,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有它独特的社会背景。在欧洲范围内,19世纪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时代,各种文艺思潮和流派频繁起伏更迭。19世纪初,流行了将近200年的古典主义趋于没落。法国大革命后的形势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促使了浪漫主义的诞生,并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相当的发展。到了三四十年代,西欧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辩证法、唯物论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使艺术的主流转向真实地表现生活和再现社会风貌、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这股强劲有力的艺术潮流,由于它对现存秩序的揭露和批判,人们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形成于19世纪30、40年代,50、60年代走向繁荣,70、80年代是其鼎盛阶段。它延续时间之长,在欧洲为最。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锋芒针对俄国的封建农奴制,也涉及俄国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它表现的社会生活比较广阔,多方面地展示了俄国的社会状况,对现实矛盾的揭露具有相当的深度,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俄国的许多文艺家出身平民阶层,他们较易于接触到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因此他们对俄国劳动人民的描写,具有独特的视角。破仑入侵的全民卫国战争,另一件是1825年由贵族知识分子在彼得堡参政院广场举行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前一件事激发和鼓舞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坚定了他们要求改革的决心,后一件事由于种种原因而告失败,但说明俄国的知识分子对沙皇专制的抗议已进入暴力行动的阶段。这两件大事,促进了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因此这一时期在欧洲文艺中流行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在俄国的反响较弱,其成果也不显著。俄国此时文学中的普希金、克雷洛夫、莱蒙托夫,绘画中的吉普林斯基、特罗平宁、维涅齐昂诺夫等,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乏浪漫主义情怀,但已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随着俄国人民反对农奴制的运动和革命思想的传播,在30至40年代,作家、政论家别林斯基、赫尔岑等,提出了文艺的民族性和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的口号,进步的理论导向,使19世纪中期的文艺展现了新的面貌。这个时期果戈理、屠格涅夫的文学创作和菲多托夫的绘画,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流派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19世纪60年代,曾被人们称作俄罗斯的“曙光期”。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集中地暴露了俄国经济技术的落后及专制农奴制的弱点,俄国人民的奋起和日益高涨的农民运动,迫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2月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在此前后,俄国文化领域展示了新的局面:在哲学、政论、美学方面,出现了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唯物主义美学理论。车尔尼雪夫斯基在1855年的著名论文<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中,明确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理论上为蓬勃兴起的文艺运动以有力的指导。大型文学刊物《现代人>杂志,在诗人涅克拉素夫主持下在社会上十分活跃,一大批作家聚集在杂志周围,为俄国的进步和文艺的繁荣呐喊。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萨尔蒂科夫一谢德林等在他们的作品中,深刻地提出了俄国存在的社会问题,创造了一系列鲜明而富于哲理的文学形象。在音乐界,1855年前后以青年作曲家巴拉基列夫为首,逐渐形成了俄国的“强力集团”,探索俄国音乐的民族化之路。他们明确反对一个半世纪以来上流社会对意大利和法国音乐的盲目崇拜,倡导发展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到俄国历史、人民生活、文学著作和民间音乐中去寻找创作素材。“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鲍罗亭、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等的创作,推出了俄国音乐的崭新乐章。

俄国文学、音乐创作中批判现实主义的活跃,如一阵疾风,卷起了造型艺术的骚动。“巡回展览画派”如母胎中成熟的婴儿,顺理成章的诞生了。


本次画展部分艺术家介绍及其代表作:

1 列宾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是俄国19世纪末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他虽然到1878年才正式加入巡回展览协会,但从克拉姆斯科依成立美术家工厂开始便参加了他们的活动。他比克拉姆斯科依晚几级,1871年他的毕业作品《眶鲁女儿的复活》获得学院的大金质奖,得到公费往罗马留学的机会,但列宾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巴黎。1876年回国后,坚持在乡村和民间写生,并且和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保持密切的往来。他的《宣传者的被捕》、《拒绝仟悔》、 《意外归来》都是以革命者的斗争生活为题材的优秀作品。而对俄罗斯历史事件的关注更引起他对历史画创作的强烈欲望, 《1581年11月16日伊凡雷帝和被他杀死的儿子》、 《索菲亚公主》以及《扎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复信》等。

1844年,列宾出生在俄国边境省份哈尔科夫省的楚古耶夫镇,父亲是一个屯垦军军官。全家人在屯垦地耕作,生活贫困而艰难。但是,忠实履行军人天职的父亲使年幼的孩子们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列宾的绘画才能是由他的表哥引起的。这位表哥在画坊里当学徒,时常给他带来一些水彩画颜料、笔和纸张,使他对于用颜料画画这种游戏简直入了迷。有一次,邻居的一位老太婆告诉他,没有罪的小孩死后可以进天堂,列宾忙问: “天堂里有颜料和纸吗?”

1863年,列宾积攒了一些钱来到被得堡,先跟圣像画家布纳科夫学g,后来考入美术学院。经过六年学g,以优异成绩获大金质奖而赴意大利和法国留学。

十月革命后,列宾居住着的故乡,因签署苏芬条约划为芬兰领土。列宁曾多次写信请他回到祖国,但终因年老力衰而未能成行。直到1930年9月29日病逝于故乡。


代表作:《休息》


2 苏里科夫

1913年春季某日,特列嘉科夫画廊走进来一位身穿破旧西装的参观者。他徘徊在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和苏里科夫的《女贵族莫洛卓娃》面前,被画中的历史事件引向前去,久久伫立在那里发呆。突然,他大叫一声: “血流得够多的了!”并向画面扑去,用制鞋的切刀把列宾的名割裂了……这个名叫巴拉绍夫的人,虽然是一个神经质的分裂派分子,但他的举动说明列宾、苏里科夫两位大师在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力量。以文学性为基础,致力于情节和角色塑造的“俄罗斯绘画学派”,在列宾和苏里科夫时代,达到了繁荣的顶峰。

瓦西里·伊凡诺维奇’苏里科夫,1848年诞生于一个古老的哥萨克家。1875年毕业于被得堡皇家美术学院,1877年移居莫斯科。从学生时代起,他便把自己的注意力专注于俄罗斯古代历史中那些惊心动魄的事件之上,创作了许多伟大的历史画面。如《近卫兵临刑的早晨》、 《缅希科夫在贝列佐夫镇》、 《女贵族莫洛卓娃》、 《苏沃洛夫越过阿尔卑斯山》、 《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和《斯捷潘·拉辛》等等。


代表作:《女贵族莫洛卓娃》


3 列维坦

果我们阅读过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带阁楼的房子》或是《脖子上的安娜》,看过 根据这两篇小说改编的同名苏联电影,便会对作家所刻划的那位青年画家的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感情丰富、才华横溢、风度潇洒,但也是一位风流而不知自重的人。如果说在《带阁楼的房子》中,作家对这位画家还是赞赏而且同情的,那么,在《脖子上的安娜》电则显然是含有谴责的意思了。契诃夫笔下的这位画家的原型,便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最重要的风景画家伊萨克·伊里奇‘列维坦(I ssac mch L evitan,1861—1900)。契诃夫《脖子上的安娜》公开发表后,列维坦同作家断了交,他们多年的友谊从此决裂。

列维坦于1861年诞生于立陶宛的基巴拉特村,父亲是铁路职员,家庭生活十分贫困。因为是犹太人,又受到民族压迫和歧视,养成他悒郁寡欢的内向性格。1873年,列维坦进入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被编入著名风景画家、巡回展览协会发起人之一的萨甫拉索夫的风景画班学习。由于穷困,他每天的生活费只有3戈比,夜晚时常在画室里的凳子上过夜。他的绘画天才在班级中很快大放光彩,曾经以《白嘴鸦归来》一画而成为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奠基者的萨甫拉索夫对他格外青睐,不但向他传授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把俄罗斯绘画的文学性传统以及如何在风景画中用深刻的抒情性手法加以体现的做法,教给了这位天性聪颖的学生。1884年,23岁的列维坦首次参加巡回展览协会的画展,1891年成为它的正式成员。后来,成为被得堡皇家美术学院的教授。

列维坦在风景画中的成功,主要是由于他勤奋地在俄罗斯各地写生,在写生中灌输满腔抒情力量,使画面具有诗意的境界。他常年沿着伏尔加河写生,曾经哺育过列宾和瓦西里耶夫的伏尔加,同样给列维坦以无穷无尽的灵感和无限丰富的题材。尤其是1886—1888年的伏尔加之行,使他洞察自然美的真话,抱括地处理自然色调的和谐,形成了成熟的抒情风景画风格。

在大自然面前,列维坦如此敏锐,而在列维坦的眼里,大自然又是如此生动;似乎每一个普通的角落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他的许多优秀的作品似乎都取材于十分平常的景色,但画家就像点石成金的术土,一下子把它变成了美丽的画面。列维坦在这样的“炼金术”里所使
用的魔杖便是色彩,他那精采的色彩使当时的许多画家为之收服。他的著名风景画作品还有《金色的秋天》、 《永久的安息》、 《弗拉吉米尔大道》、 《深渊边》、 《三月》、 《白桦林》、 《黄昏的渡口》、 《融冻的季节》等。


代表作:《寂静的修道院》


4 克拉姆斯柯依


19世纪中叶, 随着农奴制度的解体,俄国迎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在布留洛夫、伊凡诺夫相继谢世之后,经过整整一代人的努力,到70年代,随着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高涨,出现了著名的现实主义画派——巡回展览画派。它的创始者便是伊凡·尼古拉耶维
奇·克拉姆斯科依。

1863年11月9日,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正举行宣布大金质奖绘画比赛题目的隆重仪式,学院委员会的成员,个个佩带着奖章绶带,神色庄严地端坐在铺着暗绿色丝绒的长桌边。年迈的加加林公爵,用威严的语调宣读着学院委员会的决定: “庆祝学院成立100周年的大金质奖章绘画比赛,决定以《瓦尔加拉宫的宴会》为题:在宝座上端坐着由神和英雄环绕着的上帝,乌鸦栖息在他的肩头……狼追逐着月亮,跑过瓦尔加拉宫的拱门……。”就在这时, 站在对面静静地聆听决定的14名学生中出来一位身材消瘦、脸色苍白、留着稀疏短须的青年,他适宜走到院长的面前,庄重地说: “我们曾多次请求学院批准各自按自己的意愿创作画面,但是,委员会没有给予任何满足的意愿,因此,我们希望把自己从这种束缚中解放出来,给予我们自由美术家文凭”。站出来讲话的这位青年便是克拉姆斯柯依。学院委员会最终拒绝了14名学生的要求,并且宣布开除了他们。

1865年, 以克拉姆斯柯依为核心,这14名一贫如洗的青年学生组成了美术家合作工厂,刊登广告承接各种美术工作。他们在安德米拉捷斯基租用的房屋,成为一个愉快的、公社式的集体。每当夏天,他们离开首都,到民间去写生作画;每当冬天,他们从事新的创作,并且热烈地讨论大家关心的题目。正如杜里诺夫的诗歌所说: “房子的壁炉里什么也没有点燃,但是却燃烧着每个人对俄罗斯绘画满腔热爱的熊熊火焰……”。1868年冬天,从莫斯科来的画家马沙耶多夫提议成立“俄罗斯美术家巡回展览协会”,这个协会的宗旨是要把美术家的作品送到京城以外的地方去展览,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他们的作品,从而打破由皇室和贵族垄断美术、左右评论的状况。莫斯科方面积极倡导这一建议的还有著名画家别罗夫、普良尼什尼科夫、萨甫拉索夫和马科夫斯基等人,他们大多是莫斯科绘画学校的教师。这个倡议得到被得堡美术家合作工厂的热烈响应。1870年秋天,他们共同商定了巡回展览协会的章程,宣布自己的宗旨是: “建立巡回展览协会的目的是使外省居民有可能认识俄国艺术的成就”。1871年11月21日, 由协会举办的第一次画展在彼得堡开幕。参加这次展览的作品有别罗夫的《猎人的休息》、萨甫拉索夫的《白嘴鸦归来》、希什金的《松林的早晨》和克拉姆斯科依的《无名女郎》等46件,受到观众热烈的赞扬。

1872年春,展览会在莫斯科开幕,随后又到基辅和哈尔科夫等地巡回展出,到处受到热烈欢迎。著名评论家斯达索夫和著名收藏家特列嘉科夫成为这个画派的坚强后盾,从精神上、物质上给青年画家以大力支持。正如作家萨尔蒂科夫一谢德林所说:“从今以后,被封
闭在彼得堡或者美术学院内的俄国艺术品,将成为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的东西。”


代表作:《月夜》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ArtBBS 始于:Oct 1,2001 川ICP证B2-20080009
Copyright © 1998-2019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联系:028-8967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