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首  页 | 美术论坛 | 每周推荐 | 作品评弹 | 最近新闻 | 艺术书评 | 论坛导读 | 广告联系
当前位置:艺术书评 (主持:东汉) [在本栏添加内容/投稿]
□ 本文发布于
2002-03-12 22:43:47

□ 阅读次数:2221
□ 现有评论:2

□ 查看/发表评论
 
吴越之间--余秋雨眼里的中国文化
余秋雨,王仁定




--------------------------------------------------------------------------------
作者简介:

文字作者:
余秋雨(1946年—),浙江余姚(今慈溪)人,当代著名文化学者、旅行作家。自八十年代开始,对中华文明和世界各主要文明进行大规模的亲身考察,所著《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在全球华文读书界获得巨大反响。

摄影作者:
王仁宝(1963年—),浙江鄞县人,毕业于汉语文学专业。摄影家,1993年举办个人影展,1998年创办江南影会,1999年出版影集《王仁定的江南》,2001年7月,受联合国摄影协会主席埃娃潘图索女士邀请,率江南影会同仁赴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中国江南摄影作品展”。王仁宝现任杉杉集团副总裁、《风采》杂志出版人、复旦经济学院特邀研究员,2000年6月创办上海大雅文化公司。

郑义(1964年—),黑龙玉兰西人,原名邓学志。1979年开始学习摄影,1990年成为自由摄影师,主要从事旅游风光摄影,曾结集出版《长岛风情》、《冬之黄山》,2001年组织、策划历时四年的“大雅西部探索人文地理采样活动”。现任上海大雅文化公司首席摄影师、美国摄影学会(PSA)会员。

周越洋(1956年—),浙江舟山人,毕业于高师美术专业。曾下乡务农、当兵、从事工业及广告设计。现在宁波一家酒店工作。为江南影会会员,上海大雅文化公司特聘摄影师,拍摄出版《中国绍兴》。2001年7月,随江南影会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中国江南摄影作品展”。


--------------------------------------------------------------------------------
背景:

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余秋雨带领读者回到许多充满历史和文化的“现场”,写出的一系列经典散文都掀起了阅读高潮。到底作家笔下的这些“文化现场”是怎样的面貌?日前,由上海大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制作、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余秋雨眼里的中国文化·摄影珍藏版》正式面世,让读者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图片,重温余秋雨散文。
这套丛书共分为《吴越之间》、《从敦煌到平遥》、《北方的遗迹》和《从都江堰到岳麓山》四卷,选取余秋雨颇具文化现场感的散文名篇,并以此文本为核心,专门派著名摄影家奔赴散文涉及的文化现场,从江南小镇到敦煌大漠,从李冰的都江堰到柳宗元的柳州,先后拍摄了5000多张照片,并精选出600多幅。
除了读者熟悉的余秋雨散文原篇和与之相对照的图片之外,由余秋雨本人亲自做的图片注释也是这套丛书的一大亮点。业内人士认为:经典文本、精美图片、精雅的设计和印刷使该套丛书有可能成为读图时代版本提升的经典之作。

1、余秋雨著文/王仁定、郑义、周越洋摄影《吴越之间》:心醉江南梦里水乡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一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天堂:那里有奇丽秀美的风光,那里有一唱三叹的故事,那里有传承千年的文化,那里有淳朴善良的人们……这一切,在本书精美的文字和图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品读书看文字和照片,如同啜了一口西湖龙井,呷了一口绍兴黄酒,让你爽口爽心、回味无穷。

2、余秋雨著文/郑义摄影《从都江堰到岳麓山》:追寻先人的足迹
李冰、李白、柳宗元、范仲淹、苏东坡、朱熹……这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响绝一时的名字,至今依然光芒闪亮。千百年后,文学家余秋雨、摄影家郑义相继踏上了先人们曾经到过的土地,以他们的镜头,诠释了古老而又永不会老去的诗意,留给后人的敬仰和深思。

3、余秋雨著文/郑义、王仁定摄影《从敦煌到平遥》:讲述西部传奇故事
提起西部,映入脑海的或许是荒凉原始的戈壁和一望无际的沙漠。然而,西部是文化的沃土,也曾呈现过盛世的雄浑气象。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平遥……每一个名字都是一首充满传奇色彩的史诗;而敦煌,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它在沉睡数百年之后的突然惊醒,带给世人的竟是莫大的悲哀与欣喜。这本书所讲述悲欣交集的西部传奇故事,是一部完整的西部历史。

4、余秋雨著文/郑义摄影《北方的遗址》:探寻辉煌与辛酸
与大西北相比,北方并不荒凉;而与江南的温馨精致相比,北方却是苍凉而粗犷的。它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兴起与兴盛,也目睹了它的辛酸与衰落。这一切,留给后人几多追思、几多启示。本书作者试以手中之笔、眼中之景,带你在历史的长河中溯源而上,探寻数百年前北方的辉煌与辛酸。


--------------------------------------------------------------------------------
请读片断:

西湖梦

与这种黯淡相对照,野泼泼的,另一种人格结构也调皮地挤在西湖岸边凑热闹。
首屈一指者,当然是名妓苏小小。
不管愿意不愿意,这位妓女的资格,要比上述几位名人都老,在后人咏西湖的诗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苏东坡、岳飞放在这位姑娘后面:“苏小门前花满枝,苏公公堤上女当垆”“苏家弱柳犹含媚,岳墓乔松亦抱忠”……就是年代较早一点的白居易,也把自己写成是苏小小的钦仰者:“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如此看来,诗人袁子才镌一小章曰:“钱塘苏小是乡亲”,虽为鲁迅所不悦,却也颇可理解的了。
历代吟咏和凭吊苏小小的,当然不乏轻薄文人,但内心厚实的饱学之士也多的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度,一位妓女竞如此尊贵地长久安享景仰,原因是颇为深刻的。
苏小小的形象本身就是一个梦。她很重感情,写下一首《同心歌》曰“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朴朴素素地道尽了青年恋人约会的无限风光。美丽的车,美丽的马,一起飞驶疾驰,完成了一组气韵夺人的情感造像。又传说她在风景胜处偶遇一位穷困书生,便慷慨解囊,赠银百两,助其上京。但是,情人未归,书生已去,世界没能给她以情感的报偿。她不愿做姬做妾,勉强去完成一个女人的低下使命,而是要把自己的美色呈之街市,蔑视着精丽的高墙。她不守贞节只守美,直让一个男性的世界围着她无常的喜怒而旋转。最后,重病即将夺走她的生命,她却恬然适然,觉得死于青春华年,倒可给世界留下一个最美的形象。她甚至认为,死神在她十九岁时来访,乃是上天对她的最好成全。
难怪曹聚仁先生要把她说成是茶花女式的唯美主义者。依我看,她比蔡花女活得更为潇洒。在她面前,中国历史上其他有文学价值的名妓,都把自己搞得太逼仄了,为了个负心汉,或为了一个朝廷,颠簸得过于认真。只有她那种颇有哲理感的超逸,才成为中国文人心头一幅秘藏的圣符。
由情至美,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苏东坡把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与白鹤,则苏小小,则一直把美熨贴着自己的本体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转捩,只是凭借自身,发散出生命意识的微波。
妓女生涯当然是不值得赞颂的,苏小小的意义在于,她构成了与正统人格结构的奇特对峙。再正经的鸿儒高士,在社会品格上可以无可指摘,却常常压抑着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本体的自然流程。这种结构是那样的宏大和强悍,使生命意识的激流不能不在崇山峻岭的围困中变得恣肆和怪异。这里又一次出现了道德和不道德、人性和非人性,美和丑的悖论:社会污浊中也会隐伏着人性的大合理,而这种大合理的实现方式又常常怪异到正常的人们所难以容忍。反之,社会历史的大光亮,又常常以牺牲人本体的许多重要命题为代价。单向完满的理想状态,多是梦境。人类难以挣脱的一大悲哀,便在这里。
西湖所接纳的另一具可爱的生命是白娘娘。虽然只是传说,在世俗知名度上却远超许多真人,在中国人的精神疆域中早就成了种更宏大的切实存在。人们慷慨地把湖水、断桥、雷峰塔奉献给她。在这一点上,西湖毫无亏损,反而因此而增添了特别明亮的光色。
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个基础命题的提出,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中国传统思想历来有分割两界的习惯性功能。一个浑沌的人世间,利刃一划,或者成为圣、贤、忠、善、德、仁,或者成为奸、恶、邪、丑、逆、凶,前者举入天府,后者沦于地狱。有趣的是,这两者的转化又极为便利。白娘娘做妖做仙都非常容易,麻烦的是,她偏偏看到在天府与地狱之间,还有一快平实的大地,在妖魔和神仙之间,还有一种寻常的动物:人。她的全部炎难,便由此而生。
普通的、自然的、只具备人的意义而不加外饰的人,算得了什么呢?厚厚一堆二十五史并没有为它留出多少笔墨。于是,法海逼白娘娘回归于妖,天庭劝白娘娘上升为仙,而她却拚着生命大声呼喊:人!人!人!
她找上了许仙,许仙的木讷和萎顿无法与她的情感强度相对称,她深感失望。她陪伴着一个已经是人而不知人的尊贵的凡夫,不能不陷于寂寞。这种寂寞,是她的悲剧,更是她所向往的人世间的悲剧,可怜的白娘娘,在妖界仙界呼唤人而不能见容,在人间呼唤人也得不到回应,但是,她是决不会舍弃许仙的,是他,使她想做人的欲求变成了现实,她不愿去寻找一个超凡脱俗即已离异了普通状态的人。这是一种深刻的矛盾,她认了,甘愿为了他去万里迢迢盗仙草,甘愿为了他在水漫金山时殊死拚搏。一切都是为了卫护住她刚刚抓住一半的那个“人”字。
在我看来,白娘娘最大的伤心处正在这里,而不是最后被镇于雷峰塔下。她无惧于死,更何惧于镇?她莫大的遗憾,是终于没能成为一个普通人。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界的怆然象征。
一九二四年九月,雷峰塔终于倒掉,一批“五四”文化闯将都不禁由衷欢呼,鲁迅更是对之一论再论。这或许能证明,白娘娘和雷峰塔的较量,关系着中国精神文化的决裂和更新?为此,即使明智如鲁迅,也愿意在一个传说故事的象征意义上深深沉浸。
鲁迅的朋友中,有一个用脑袋撞击过雷峰塔的人,也是一位女性,吟罢“秋风秋雨愁煞人”,也在西湖边上安身。
我欠西湖的一笔宿债,是至今未到雷峰塔废墟去看看。据说很不好看,这是意料中的,但总要去看一次。


--------------------------------------------------------------------------------
目录:

前言          王仁定
白发苏州
海内美景多得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语言,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

西湖梦
对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这简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意象,摩挲中国文化一久,心头都会有这个湖。

东南村邑
江南小镇太多了,真正值得写的是哪几个呢?——拆开来看,哪一个都够不成一种独立的历史名胜,能说的话并不多﹔然而如果把它们全都躲开了,那就是躲开了一种再亲昵不过的人文文化,躲开了一种把自然与人情搭建得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躲开了无数中国人心底的思念与企盼,躲开了人生苦旅的起点和终点,实在是不应该的……。

风雨天一阁
不知怎么回事,天一阁对于我,一直有一种奇怪的阻隔。照理,我是读书人,它是藏书楼,我是宁波人,它在宁波城,早该频频往返的了,然而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

乡关何处
本文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被谁遗弃……


--------------------------------------------------------------------------------
重回文化现场 / 王力行

转眼间,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已在台湾出版近十年了。这些年来,每当有余秋雨的散文出版,必然会激起一股阅读文化风潮,而《山居笔记》更曾获得台湾「大学生票选十大好书」﹔在今天这样功利弥漫的环境中,当年的阅读风潮格外令人感怀;「尔雅」负责人隐地先生对这两本书的引进与出版,更是功不可没。
人们在余秋雨的文章里,既看到文化的深沉和活力,也读到作者的诗心和气魄。更重要的是,余秋雨带领我们重回了许多历史和文化感丰沛的「文化现场」,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的经典散文。
对这些「文化现场」,过去我们只能从古籍和转述中体会其情景与价值;如今,我们可以透过摄影镜头,走进历史,徘徊现场。在文字与影象交会处,我们的想象落实了,我们的情感深刻了﹔我们驻足在历史、文人曾经停伫的同一地点,彷佛听到了历代诗魂在耳边叹息……。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和中国大陆同步出版这套散文摄影系列《余秋雨眼里的中国文化.摄影珍藏版》,分成<吴越之间>、<从敦煌到平遥>、<北方的遗迹>和<从都江堰到岳麓山>四卷,希望两岸读者藉此重新阅读并发现文化现场的光芒与芬芳。若果有读者因此而开始去寻找和思考文化与历史上的脉络与谜题,这将是我们出版这套丛书的最大收获。
这四卷书的文字,主要取材自「尔雅」出版的《文化苦旅》与《山居笔记》,余秋雨为六一一张照片所写的图说,字字隽永,在此特别向他们致谢。
(王力行)



--------------------------------------------------------------------------------
图书名称: 吴越之间--余秋雨眼里的中国文化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 余秋雨,王仁定
装帧: 铜版纸彩印平装
开本: 16开
出版日期: 2001年8月
版次: 第一版
国标编号: 7-80646-329-1/I
丛书名: 余秋雨眼里的中国文化
页数: 181
¥:48.00


现有评论:2 [查看/发表]


ArtBBS 始于:Oct 1,2001 川ICP证B2-20080009
Copyright © 1998-2019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联系:028-8967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