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首  页 | 美术论坛 | 每周推荐 | 作品评弹 | 最近新闻 | 艺术书评 | 论坛导读 | 广告联系
当前位置:艺术书评 (主持:东汉) [在本栏添加内容/投稿]
□ 本文发布于
2002-01-12 21:31:25

□ 阅读次数:1772
□ 现有评论:6

□ 查看/发表评论
 
自由风格
崔健,周国平


与这本《自由风格》相关的是周国平和崔健分别于2000年2月1日、6月9日、6月21日、8月3日和12月2日的五次对话,一个哲学家和一个摇滚歌手的碰撞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文化事件,更多地喜欢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崔健,第一次选择了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并成为谈话的主角。这是崔健参加写作的第一部文字作品,他在其中表述了对于音乐、艺术、人生、社会等领域的广泛问题的见解……

在周国平眼中,崔健是一个艺术和人格统一起来的人,“他直接立足于生存状态,其间没有间隔也不需要过渡,他的音乐和思想的力量都在于此。”崔健所代表的是80年代的一个震耳欲聋的声音和与摇滚和艺术相关联的自由风格,不管是用音乐还是用文字,崔健都是一个看上去很另类的人物,就像他曾经在歌里唱的那样:

“我好像变成一个英雄的鸟儿,在太阳和厌恶之间不停地飞着,我张开了嘴巴扯开了嗓门儿,发出了从来没有发出过的声音。这个声音太刺激,把人们都吓着了。”


--------------------------------------------------------------------------------
背景:

一直为媒体和出版界所关注的、以哲学家周国平和摇滚歌手崔健的对话为蓝本的《自由风格》一书,近日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强档推出。据悉此书是崔健认可参与写作的第一部文字作品,已有全国数十家报纸连载、选摘、评论,行将风靡全国,成为新兴的文化话题。


--------------------------------------------------------------------------------
请读片断:

我要说的话都在歌里

周:从你的音乐作品,包括你写的歌词,还有从你从事音乐活动时的那种严肃态度,其中所体现的一贯的精神追求,我都感觉你不仅是一个摇滚歌手、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个思想者。从我来说,我对音乐和摇滚是外行,我不是乐评人,我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对你进行访谈的。在这个语境中,我们的交流也只能在思想层面上进行。作为中国摇滚乐的奠基人,你在中国当代音乐史、文化史和心灵史上的地位无可置疑。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一部研究你的真正意义上的专著,只有一些零星的采访和报导,我觉得这种情况与你的重要性是很不相称的。你应该是一个研究课题,应该有人专门研究你。当然,写这样的专著的合适人选不但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还应是音乐和摇滚方面的行家,不是我能做的,我只是想推动一下。

崔:现在有许多人约我采访,做口述实录。我自己觉得有点尴尬,首先我没有觉得自己戴有这么多头衔,我有点尴尬是因为这些东西真让我说的话,我可能说不出什么来,我全都是随便说,旁敲侧击的,比较松散。我也不愿意马上跨到另外的领域里。这些东西也不过是我另外的一小部分而已,我在生活中只不过是坚持了一下自己应该坚持的东西,我也不研究这些东西。所以,如果不谈音乐,而谈学术,长篇大论,我就觉得自己在做自己干不了的事。我对这事比较慎重,很多人约我,我都没有轻易答应。一是因为我还年轻,二是我认为音乐的部分太重要了,如果我不强调音乐的话,等于我说的话都是废话。因为这些角度本身,包括感性的和理性的东西,实际上都是音乐给我的。如果不谈音乐,不谈一些专业性的东西,有些东西就没法谈,说出来也空洞,甚至会应和一些专门搞文字的人,跟他们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我有过这种经验,发现他们的确不懂音乐。如果让我谈的话,我的攻击性主要在这上面,从音乐的角度上产生出一些文字,去攻击纯文字的东西。我还真没想到许多人愿意听,愿意听来自吉他的一种批判,对文字的批判,来自音乐的批判。如果不谈音乐、只是空谈文字的话,首先我就觉得空洞,这是第一。第二我会觉得我自相矛盾,我的感染力不应该放在这上面。我要是真的想把我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的话,我觉得我主要的东西还应该在音乐上,主要的力量使在音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音乐里。有些东西是直接的,只有在直接的形式里内容还在。我发现做音乐比做文字难,并不是对所有人来说,而是对我来说。如果我跟文字打交道,碰到困难我能跑,因为我是做音乐的,可是在音乐里碰到困难,我就只能解决它。就文字来说,我只是看到一些我不喜欢的,一些甚至我不懂的恰好我又不喜欢的东西,我就开始去说。

周:我的意思不是绕开音乐,你就用音乐来谈,谈你做音乐的感觉。

崔:但是如果你不懂音乐的话……所谓懂音乐,就是我说出一句来,你要产生五句以上的联想。比如我说出Funky节奏,你不但要知道这个词,而且要听过这种音乐。我发现,当我谈论西方东西的时候,很容易得罪中国的国粹文人,比较保守、反对西方先进思想的文人。我心里也不是完全想说这个词,只是我说的东西你不知道,很自然地产生冲突。我经常在饭桌上与一些人争吵,就是因为这个,非常枝节的东西变成针锋相对的,最后发现互相争吵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所想坚持的。

周:我们的领域的确很不同,我是搞哲学的,对于音乐是外行,你是搞音乐的,大约很少读哲学书。不过,我还是想看一看,这两个领域能不能沟通。其实,哲学也不完全是文字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感悟。而你呢,事实上对于文字的感觉也非常好,我一直觉得你的歌词是一个奇迹,用字那么准确有力,直入本质。当然,可以看出来,你的文字是直接从音乐来的,不是盯在文字本身上下功夫。

崔:实际上是音乐,特别简单。谈音乐是很困难的一件事,音乐确实不是谈论的,你要是真要谈论起来的话,再多的**2**语言也不如真正去听。

周:我注意到你和别的歌手很不同的一点,就是你极少在媒体上露面。我相信,原因不完全在某种外部的限制,而更是你自己的一种选择。

崔:我不想成为一个偶像型的歌手。作为一名艺术家,我希望人们首先是关注我的创作。其实,真想要了解我,也只有去听我的歌,我要说的话都在歌里。

周:的确是这样。我觉得这对从事任何一种精神创造的人都是适用的,你真正有实力,你就必定会宁愿用作品来说话,不屑于在作品之外说三道四。但是有时候,从事不同方式的创造的人互相之间做一点交流,也可能会有收获。从我来说,我是更想听你说,因为从我看到的不多的文字材料中,我感觉到你的想法和表达都很有穿透力。

崔:我觉得我们共同关心的可能是,在我做音乐娱乐之后,唯一残留一点严肃性,可能我多一些,别人少一些,你们更多一些,造成的一种气氛。这种东西我有很强烈的心理障碍,就是我们有没有资格去谈论这些严肃的问题,已经谈出来了,又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是挑毛病呢,还是真正去想?按社会地位、文学水平、知识水平来说,我没法跟你们比,或者说没法跟很多人去比。甚至我都没上过大学,连高中都不是一个很好的学生。是不是我们就没有权利去讨论这些问题了呢?有很多人批评我,觉得我们做音乐的人不应该太严肃,我们是玩世族,这些严肃问题不应该是我们谈的。讨论政治的人应该是什么什么样子的,讨论社会关心社会的人必须是正经的人,不认为年轻人有以自己方式关心这种问题的权利,也不给他们机会,好像只能有一种方式去关心,就变成这么一个状态。最后比谁有学问,谁看的东西多,就是上帝,上帝来了,五体投地。后来我发现,也许这就是我在情绪里带出来的批判,我们怎么样去扩大矛盾,让矛盾激化。可能没有那么大的矛盾,但我越来越发现实际上这个矛盾是很大的。

周:我自己特别愿意听像你这样的艺术家谈,不喜欢听学者和文人谈,我觉得自己从两者所受的教益是不可比较的。我还特别愿意替你做一点记录和传达的工作,我真的觉得,你的许多想法不写下来,不让更多的人知道,就太可惜了。

崔:也许在我的生命当中,在目前情况下,文字是一种使用最多的符号,因为我使用音乐的机会太少了,如果多的话我不会这样。有更多的使用音乐的机会,有更多的硬件条件,有更多的演出,譬如说每年有上五十场演出,生活状态肯定会比现在好。甚至我会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因为没有时间思考了,没有现在这样的压力了,那个时候的我也许更是我,我就是那样的,我更在乎我的爱情和生活,更在乎孩子,未必是错误的事。假如我经常有演出,我还有很多时间看别人的演出,别人都有机会,也有很多好的演出,那时候音乐气氛才真正是起来了,作为音乐家真正的一种状态就出现了。我觉得对你们文人也会有很大的影响,那时候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变化。

周:对,艺术家能够尽兴搞艺术,那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不过,一个人爱不爱想问题,也许是天生的,倒不一定都是被环境逼出来的,只是那时候你想的该是另外一些问题了。


--------------------------------------------------------------------------------
目录:

崔健序
周国平序
[前言]
我要说的话都在歌里
[谈早年的音乐经历]
小时候特幸福
从小的梦想是把号吹好
最大的压力来自自身
音乐给了我一个结构
[谈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是高级的娱乐形式
我们的音乐教育太差
摇滚乐是底层文化
在速度面前达到做人的标准
别把民族分这么清
[谈自己的音乐历程]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从一无所有到无能的力量
回到声音和节奏
Freestyle
我坚信我没有老
[谈艺术创造和人生追求]
艺术是灵魂的载体
我关心的是政治背后的文化
质量*1*无国界
永远在踏上征途
我坚持自己的活法
[谈艺术环境]
音乐家是一个企业
给艺术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人言不可畏
音乐人之间没必要敌对
[谈文化]
文化对比:是否鼓励创造
反思是一个好老师
信任和仗义是两回事
批判是享受文化的方式
音乐批判文字
中国需要一个自我表述的革命
人类在向职业化发展
[谈友谊和爱情]
友谊的前提是没有错误信息
初恋的感觉
女性魅力:健康的风骚
爱情不是盲目的
我在感情生活上没有凑合
[跋]
我不想跟任何人较劲
[补充]
崔健谈音乐的技术、力量和内容
音乐的内容必须是原创的
真正的修养是清楚地表达你自己
在音乐技术上没有必要人为地标新立异
\"我买个古筝,演出时我们砸了它\"
我最崇拜的是爵士音乐家
目前我最在乎的是技术
我们需要真正的现场音乐文化
我的事业在中国
[附录]
周国平:读崔健的歌词


--------------------------------------------------------------------------------
崔健序

当我整理完我的采访录后才知道,这还是和我想象的,或是和我想要表达的不一样。原来文字在说出来前和在说出来后有如此大的区别。要不然就是我不愿对落在纸上的我的言论负责任。我真希望这是一首长歌,一首节奏感、动率感很强的说唱。如果有一天谁来告诉我:\"这儿怎么着、那儿怎么着……\"或者是:\"这儿说错了、那儿说的不对……\"那我现在就告诉你:\"那是我激动的时候说出来的。\"或者说:\"去你妈的吧,我才不想跟你们无止境地玩文字游戏呢,我是玩音乐的。\"(这也是针对我自己身上的那种恐惧,那种东方式的、莫名其妙的恐惧。)还有:\"如果你喜欢这感觉你就听下去,如果不,就算了。\"\"我不是你应该叫劲的对象。况且,也许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一样的。\"
就是一个气氛,就是一种自由的状态。
试着想象一下:国平手拿这一个话筒,一个DJ站在他的旁边。
音乐响起来了,他们在静静地挑逗着一种气氛。
然后,我来了。
|嗵--|嗒嗵--|嗒--|嗵呲|嗒嗵--|嗒--......
崔健
2001年3月6日

--------------------------------------------------------------------------------
周国平序

我眼中的崔健是一个执著的思想者,但首先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他直接立足于生存状态,其间没有阻隔也不需要过渡,他的音乐和思想的力量都在于此。在他的思考中,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的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便是人怎样才活得真实。这个主题贯穿于他的音乐创作中,也贯穿于他的生活态度中,把他的艺术和人格统一了起来。
在甜歌蜜曲和无病呻吟泛滥的流行歌坛上,崔健是一个异样的存在。他的作品从来都言之有物,凝聚着那种直接源自健康本能的严肃思考。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一方面可以听到生命本能的热烈呼喊,另一方面可以听到对生命意义的倔强追问。他忠实于自己的灵魂,忠实于内心的呼声,在这一点上决不肯委屈自己,使他的作品有了内在的一贯性。由于这同一个原因,他对时代状况又是敏感的,随着社会转型的演进,他不停地反思和质疑,对于任何一种虚假的活法都不肯妥协。他的作品之所以具有人们常常谈论的那种批判性,根源不在某种世俗的政治关切,而恰恰在他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寻求真实人生的渴望。
人怎样才活得真实?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无论谁都不可能找到一劳永逸的答案。不过,我们至少可以确认,任何一种真实的活法必定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健康的生命本能,二是严肃的精神追求。生命本能受到压制,萎靡不振,是活得不真实。精神上没有严肃的追求,随波逐流,也是活得不真实。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依存的,生命本能若无精神的目标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无本能的发动是空洞的。作为一个摇滚歌手,崔健在摇滚中找到了一种适合于他的方式,使他觉得可以把本能的自由和精神的严肃最佳地结合起来。当然,这种适合于他的方式未必适合于其他人。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寻找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方式,都应该倾听自己内在生命的呼声,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不断地寻求一种既健康又高贵的人生,简言之,一种真实的活法。这就是崔健用他的作品所启示给我们的真理,我称之为摇滚的真理,实际上也就是生命的真理。
当我们坐下来进行本书由之形成的一系列交谈时,距最初的见面十多年了,崔健已不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而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中年人了。他朴实依旧,多了一些沧桑感。然而,他依然是富有激情和活力的。平时沉默寡言的他,一旦谈论起感兴趣的话题,便江河滔滔,精彩纷陈,使在座的人都感觉到是一种享受。
我们先后进行了五次谈话,分别是在今年的2月1日、6月9日、6月21日、8月31日、12月2日。谈话的主角理所当然地是崔健,话题是广泛的,以音乐为重点,兼及他对艺术、文化、社会、人生的看法。每一次谈话都有录音,并整理出原始文字材料。然后,我根据原始材料按照主题再做整理。这样产生的初稿在我和崔健之间往返了许多次,分头进行了仔细的修改,最后才形成现在的定稿。这样一本小小的书,我们围绕它工作了将近一年。我想借此表明的是,我们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对于崔健,这是他不愿意多用的一种方式,他更愿意用音乐来说话,在许多年里他不会再出另一本用文字表达自己的书了,因而必定格外慎重。对于我,我觉得自己负有一种责任,生怕自己不能充分而又准确地传达他的看法,留下长久的遗憾。可是,我知道遗憾是难免的,由于我不谙音乐,不擅言谈,就未必能激发他把自己的宝藏都展现出来。因此,我虽可力求准确,却难以做到充分。不过,不管怎样,在完成了本书的时候,我想说,在我的生涯中,这是一次愉快和难忘的合作。
周国平
2000年12月2日

--------------------------------------------------------------------------------
图书名称: 自由风格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崔健,周国平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出版日期: 2001年10月
版次: 第一版
国标编号: 7-5633-3107-7/C
页数: 230
¥:18.80元

现有评论:6 [查看/发表]


ArtBBS 始于:Oct 1,2001 川ICP证B2-20080009
Copyright © 1998-2019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联系:028-8967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