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发布于 2004-04-27 15:27:16
□ 阅读次数:3107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
|
|
从具象到抽象-现代艺术小品
古干
|

--------------------------------------------------------------------------------
前言:
画画写字几十年,有一天,记不清是哪年、哪月、哪日,突然认为自己十分可笑——一半人生的精力都用在了画素描、画速写、临兰亭、学八大,老师打分已到4+、5-的程度,评论家说:栩栩如生;外行的说真像,画老头像老头,画美人像美人,画松树像松树,画牡丹像牡丹,画了两幅牡丹就差一点被人叫做“牡丹王”,幸好,牡丹王还没出名,我再次见到洛阳牡丹,见到故宫御花园干姿百恋、色彩艳丽的活牡丹,加上电视中蒙太奇大特写,何等之美,还画个什么劲。历尽苦难的老者,春风得意的美女是生活中的存在,你可以从直觉中去领会,去思考,画个什么劲,真是劳而无益,可笑。画友发现我在自己笑自己,觉得我确确实实真可笑,画画的不画人物、山水、花鸟,画什么?写字的不写真草隶篆,写什么?是不是血压又升高了,糊涂了。我怀疑自己是糊涂,还是难得糊涂。
我尊敬大科学家,他们比艺术家实在,比艺术家聪明,他们一生都在探索未知领域,让未知成为人类的新已知。可我们的书画家、书画“大师”们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在已知领域打圈圈,永远都在做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一加一不等于二只有大数学家才说得出来。
我多年来反复做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传统笔墨加外来素描、色彩,是一个已知领域的花花公子,只是现成的享受、玩弄而已,可笑还不够,是可悲。
可笑,可悲。完了,一切皆空了。
一切皆空,是多么难得的境界,当我自我意识到这一点时真是欣喜若狂。狂了几天待冷静下来,真正面对空,面对一张白纸时又不知所措,未知领域是什么?写画什么?如果我的作品不给人们提供某种未知的知识,天生我才又有何用?
亲临活火山口和冲向宇宙黑洞探索未知是玩命,男人得有点玩命精神。黄苗子先生说我在艺术上的探索是走钢丝危险得很。既然一切皆空了,还怕什么危险。危险在一定的空间可转化成乐趣。
现在我的乐趣是在此小册子的最后几页,也许您不以为然,您的不以为然对您来说可能是对的,人各有所好,这是天经地义,而对我这个空了的人来讲,往往是人说对,我常以为是错,艺术上的逆向思维决非生活中的常理,您说哩!
安徽美术出版社策划出版一套“反串”作品集,构思很妙,但我自己还不知道我的哪一类作品算作“反串”作品,当事者迷,只好请编辑亲自定夺,哪张是定哪张。我自以为,我这人常常一东一西,一今一古,走起路来绝对是一左一右采回“反串”。
读者是伯乐。世上的马多得是,马自己并搞不清自己是干里马、十里马还是万里马,是适合拉车还是适合赛场。至少我这个属马的马就糊里糊涂。
十年前,德国汉堡美术学院院长弗格看到我的一本杂集内一幅写实女人体时很幽默地说:“这个女人要是活的,可做我情人,画,不能这样,不行。你以文字为载体的作品很好,我虽不识中国字,但很美,我从未见过的美。”弗格为什么说我那些书画归一的作品美?也许是这类作品属未知的知识领域。
此册以小品为主,已知多于未知,是我艺术生涯中的实际情况。人生的万里长征得一步一步走,但我有时也想坐飞机,现在不是有飞机了吗?……
--------------------------------------------------------------------------------
作者简介:
画家简介
古干,1942年出生于中国湖南长沙。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专,后考入大学,因病肄业。现供职于人民
文学出版社美术编辑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茶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书画学会首任会长、世界书法家
协会荣誉顾问。书画作品七次获奖。
出版了数种个人书画作品专集。著有《现代书法构成》、《现代派书法三步》、《现代书法三步》(英文版);主编有
《硬笔新华书法字典》、《佛教画藏》(三十函)。书画作品曾出展维也纳博物馆、科隆博物馆和美国、英国、日本、加
拿大、香港等国家及地区。书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科隆博物馆收藏。1987年—1993年多次应波恩大
学、汉堡美术学院之邀,讲授中国现代书法。
传略被收入1991年慕尼黑、伦敦、纽约、巴黎版的《世界名人录》。
--------------------------------------------------------------------------------
编辑说明:
编者的话
前苏联哲学家彼得斯在他的著作《发挥你的潜
能》中明确指出:至少可以从理论上说,人的创造
潜力是无限的,是不可穷尽的。我们决没有在任何
地方达到了我们能力的巅峰状态,大脑的潜能力从
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而今,在实践中许多人都证实了上述理论的正
确。我国的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的“反串”行为,便
是一个例证。在文学艺术界也同样出现诸多才华横
溢、艺兼众美并取得很高成就的大家,如二十世纪
中的丰子恺、徐悲鸿、吴作人、吴冠中等。时至今
日,新人辈出,他们不仅在自己所拥有的领域里取
得了卓著的成绩,同时在另一个或另几个领域中也
充分发挥着才华。雕塑家钱绍武创作的水墨人体,油
画家罗尔纯的中国画,油画家刘秉江的现代重彩画,
现代书法家古干创作的抽象艺术小品等等,恰似舞
台上的反串博得喝彩与掌声一样,给人一种肖新、典
雅、庄重、谐趣的中西文化融会后产生的审美情趣
和全新感受,让人叹为观止。无疑,这是他们以自
身拥有的天赋和深厚的文学素质及娴熟的技艺,全
身心地投入到新的领域再创辉煌的结果。
如今,创意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无须再多言,
意在发挥人的潜能,展示人的才智,拓宽人的思路,
创造人的新生。这里先付梓四册,我们还将陆续推
出一批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反串”画家,以飨读者。
|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