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每月话题 (主持:ATD) [投稿]
□ 本文发布于
2008-12-01 10:20:42

□ 阅读次数:25764

□ 纯粹建筑
□ 理想城市
□ 景观环境
□ 建筑历史
□ 建筑业界




 
保增长?上海高度冲向632
解放日报
如端庄的少女,曼妙多姿;似灵动的原子,盘旋上升。生机勃勃的上海,又将增添一座地标性建筑。

这是一座处处兼顾节能与环保的超高层建筑,也是一个引领未来工作生活新方式的“垂直城市”。

昨天,当晶莹剔透的“上海中心”建筑模型亮相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时,除了惊叹,现场只听到连续不断的相机快门声。

神秘面纱终于撩开。走近“上海中心”,扑面而来的是升腾的热情,是激扬的活力,是对未来的无限神往。

设计构思源于物质运动

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将成为上海这座城市中最耀眼的标志性建筑。昨天,耸立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的建筑模型,展示了旋转、通透的建筑造型,引起了与会记者的浓厚兴趣。上海中心的建筑造型究竟蕴含着何种寓意?

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建平介绍,上海中心的形态是一个缓缓螺旋上升的玻璃晶体。这一设计构思来源于物质的运动。小到原子大到星云,螺旋形运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普遍形态。柔和的建筑表皮螺旋向上,并加以适当的收分,形成了一个视觉观感多变、体态优雅、浪漫端庄的建筑造型,象征着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灵动与腾飞。“我们希望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理解、消化和吸收建筑美学中比较前沿而又切实可行的理念,使上海中心的设计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成为21世纪创新精神的标志。”

超高层不等于高能耗

在人们的印象中,超高层建筑的能耗总是高于普通建筑。然而上海中心却在设计之初就提出,要以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为目标,力争成为中国第一座双认证的绿色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要成为‘绿色建筑’,这在我国建筑领域还是头一回。”上海中心大厦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建科院资深总工程师汪维说。

这样的目标实现起来可不是一件易事。据介绍,“绿色建筑”是国际建筑界的一种新兴建筑理念,它既包括建筑本身的“绿色”,又要求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应该是绿色的。对于建筑本身而言,需要实现与内外部的和谐。内部的和谐指的是应该不危害在其中居住的居民的健康,不应散发有害气体,有效阻断外界的有害物质的进入,营造良好的内部生态系统。与外部的和谐指的是建筑要与环境相和谐,应尽量减弱或避免对外部环境输出污染;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看,建筑需要从设计、施工、建造、使用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都与环境相和谐。这就要求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都要精心规划。

从外形到内在,上海中心浑身上下,绿色亮点频频闪现。比如,建筑采用螺旋形上升的外形本身就是节省建筑材料的重要措施。上海中心柔和的轮廓和扭转120度的外形达到了比较理想的风动效果,减少了风对建筑造成的摇摆。经过专业机构建模测算,这种设计的风阻比同样体量矩形建筑的风阻减少了24%。这就意味着,在施工过程中,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资源。该项目施工还计划在800公里范围内采购70%的建筑材料以减少运输产生的能耗和污染;为了避免常规桩基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粉尘、噪声、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使用超深、大尺寸钻孔灌注桩工艺,安静、安全地完成地下施工。

各类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也将大放异彩。上海中心计划采用冰蓄冷技术,在夜间电能利用处于低谷时,通过制冰把能量保存起来,在白天释放这些冷气用于大厦冷却。这种装置的采用有利于城市电网削峰平谷,平稳运行。又如,雨水和中水回收处理系统可以将雨水和废水回收净化,供对水质要求较低的部位使用。还有,现代玻璃幕墙技术,已经使大楼通过彩釉玻璃实现充分遮阳和通过呼吸式幕墙实现智能保温的要求成为了可能。按照设计方案,上海中心大厦上部还将安装风力发电系统,利用高空风能,补贴大厦能量消耗。

当然,一切高新技术都是以相应成本投入为前提的。汪维说,这样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意味着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必须增加数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国际上通行的建筑经验显示,一座绿色建筑的平均建设成本往往比普通建筑高出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但是要算一笔使用能耗、长期效果、城市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总账,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这种建筑对于环境的保护功能将十分显著,而且在将来的使用过程中将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垂直城市兼具五大功能

在上海中心设计、建造者心中,建造一座上海乃至全国最高的摩天大楼不是最终目的,赋予它齐全的城市功能、合理的空间布局,营造出一个文化磁场,才是这件建筑杰作的点睛之笔。

顾建平介绍,基于对2014年投用后的趋势市场分析,上海中心具有五大功能:国际标准的24小时甲级办公、超五星级酒店和配套设施、主题精品商业、观光和文化休闲娱乐、特色会议设施。建成后,上海中心将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共同组成上海重要的金融服务中心、商务配套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

甲级办公区域24小时运转,是考虑到楼内租户中可能有不少跨国公司,需要配合全球不同地区的工作时段。上海中心将针对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专业服务业,现代新型服务业等客户的差异化办公需求,提供全天候、定制式办公空间、系统和服务。办公产品包括低、中、高区不同产业集聚的塔楼办公,超高层全球顶级企业馆等。

身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上海中心大厦首要的潜在办公租户就是金融企业。对此,楼内还有特别的贴心设计,例如增加一些交易层,以满足金融业的特别需要,为陆家嘴地区金融服务业的聚集提供重要载体。

与办公功能相配合的,还有各种特色会议设施。在高区,有可以观景的会议设施,在裙房有2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会议中心和1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宴会厅,满足重大会议、个性化活动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

超五星级酒店也将是上海中心未来功能上的一大亮点。开发商将引入国际顶级的酒店管理公司,为全球高端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体验式住宿环境和共享交流的空间。据透露,目前已有多家全球知名的酒店品牌意欲进驻上海中心,相关的洽谈正在进行之中。

除了高级白领和“商务飞人”,上海中心也向每一个市民敞开怀抱。为了改变过去8小时以外小陆家嘴地区的“空城现象”,上海中心致力于打造一座集观光、购物、娱乐、餐饮、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商业文化城。在沿街裙房的三四层建筑中将着力打造主题精品商业,为奢侈品牌提供一个独立的旗舰馆,集办公、展示展售、小型秀场、VIP接待等功能于一体,彰显品牌卓越气质和独特个性。

大厦顶层观光厅将向公众开放,采用新奇互动的体验式超高层观光形式,邀大家参与一种崭新的视觉体验。为了补充小陆家嘴地区的公众文化娱乐需求,大厦还在地下建筑和裙楼部分设计了大面积的公共活动空间。绿色生态城市广场和开放的塔楼建筑底层空间也将提供丰富的社会活动空间。

1、如何应对“蜘蛛人”?

“第一高”总是如此受人瞩目。上海原来的第一高楼金茂大厦,就曾多次遭遇攀爬。当更高的上海中心落成后,会不会又招来“蜘蛛人”呢?对此,上海中心的设计方表示,上海中心“可远观而不可乱攀”。大厦的外观设计的确让人越看越喜欢,但要“亲密接触”绝不容易。大厦的下部精心设计了裙房,想要接近塔楼本身比较困难,这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不速之客随意攀爬。

2、如何应对“祝融”?

上海中心投用后内部客户人数一定非常多,对于火警等紧急情况,需要早早想好应对之策。

防止火势扩散,利用防火墙、防火卷帘和防火玻璃在每个功能分区内进行隔断,有效阻止火苗和烟雾的扩散。

消防设施上,大厦设有消防控制中心,可以控制大厦内的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对火情进行控制,同时判断火警大小及时连通警方。

此外,大厦内安装可以对讲的紧急广播系统和多重定位识别系统,可以有效地指挥人员疏散。大厦为地上地下的办公、居住、酒店和商业人流提供了不同的分流通道,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较快疏散人流。根据超高层大厦的消防特点,在每12层或15层处设置了避难层,使用独立增压设备,防止烟雾入侵。

3、如何应对“风伯”?

除了重力,超高层建筑最大的敌人就是风力。在地面上轻轻拂面的微风,在580米的高处可不会如此温柔。

上海中心的设计经过严格的风洞测试。大厦表面呈螺旋形,轮廓柔和,扭转120度,这种体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吹造成的建筑摇摆。经过专业机构建模测算,这种设计的风阻比同样体量的矩形建筑风阻减少了24%。



附:陆家嘴三大高楼比较
上海中心
总高度632米
地上121层,地下5层
总建面57.6万平方米
计划2014年建成
金茂大厦
总高度420.5米
地上88层,地下3层
总建面29万平方米
1998年8月28日建成
环球金融中心
总高度492米
地上101层,地下3层
总建面37万平方米
2008年8月建成

·发表评论

相关链接:
·专家质疑国内摩天大楼竞赛
·各大城市展开中国“第一高楼”竞赛
·发表评论
[更多评论] [更多话题]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