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规划·建筑和人—中外建筑师谈滨江”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ABBS上海工作站
|
城市规划是一个过程性的工作,而非结果。带着这样的思路,2005年12月10日,“规划·建筑和人——中外建筑师谈滨江研讨会”在滨江区会展中心召开。
来自中外知名的八家设计事务所的规划师、建筑师,以及浙江大学的建筑专家,会同滨江区政府领导把脉滨江区的规划方案和建筑风格,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不断地调整;并提出滨江区建设科技型、产业型社会的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提出高新科技产业的支撑,科技商务的发展将成为滨江区的特色。
这是一个规划在前的区域
相对于城市中心区“见缝插针”的建设,乃至因为城市建设理念的落后,导致先建设后规划的主城区的开发而言,滨江区的开发是在前期完整的规划和设想后开工的。
作为一个滨水区域,如何借鉴国际、国内滨水城市的实践经验
滨江区“把花园放在建筑中间”还是“把建筑放在花园中间”,
对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
滨江政府一直着力建设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确保滨江项目在交付之后达到可以居住的条件,而且还要是一个具有优越居住条件的区域。来回主城区交通要便利,辖区要建好学校和医院,引进大卖场和高档商场,凸现出滨江的城市副中心的功能。目前,滨江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骨干,集商务、教育、旅游、居住、商贸、研发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城已基本成形。
作为高速公路的核心枢纽位置,临近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滨江区应考虑如何发挥交通方面的显著优势,发展临港型经济,吸引外贸型经济在此扎根筑巢,建立自己的贸易窗口和市场本部。浙江的民营经济、外贸型经济比较发达,而随着产业和贸易的分离,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窗口和市场部门放在交通便捷的滨江。
滨江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网络和无线通讯、IT产业,在杭州甚至是长三角地区都是有优势的。滨江区应该抓住这个增长点的话,能够在跟踪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发展趋势,肯定是可以带动我们整个区域的发展,并逐渐地改变我们的社会和生活。
高新技术产业,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发展的有技术、有创新的产业,因此它带动的不再是制造产业,产生的也不是普通意义的产业工人。这就要求杭州在住宅、商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相当繁荣的地步,积极发展科技型商务。
在重要的城市空间里的科技型商务是杭州未来最大的潜力股。这也是滨江区最核心的特质所在。“杭州的未来在科技商务,科技商务的未来在滨江”。研讨会上,指出科技型写字楼也是现代商务的主流趋势,办公形式、办公空间、办公环境、人流、信息流等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UT斯达康、华为3COM、浙大网新等高科技公司已经或开始入驻滨江区,正沿着新型科技办公楼、科技商务的方向发展。
来自美国RTKL设计事务所介绍了其在美国城市规划设计,尤其是相关新区规划项目中的心得;来自美国波士顿国际设计则针对滨水城市空间的打造为滨江区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来自法国的A.S建筑事务所阐述了自己对钱江两岸建筑形态的看法;天华建筑设计师则提出独特的有关新区住宅街区打造的实践经验。
杭州市滨江区副区长黄昊明致欢迎词,杭州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刘小东等参与了本次中外建筑师谈滨江的研讨会。他们对中外规划专家、建筑专家从专业角度探讨滨江的规划、交通、城市空间、商务、居住、配套设施、环境优势等方面的做法表示高度认可,认为这是一次对滨江区规划、建筑的专家建议的集合,对于滨江未来的实施过程有着积极长远的意义。 |
[更多评论]
[更多新闻]
城市新闻: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