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 |  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最近新闻 (主持:admin) [投稿]

□ 阅读次数:5107

□ 纯粹建筑
□ International
□ 我的方案
□ 理想城市
□ 景观与环境
□ 室内设计
□ 建筑史
□ 建筑旅游与摄影

□ 建筑PC
□ CAD应用与开发
□ 3D软件应用
□ 平面设计
□ 室内效果图
□ 建筑外观效果图

□ 建筑技术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施工与监理
□ 室内施工
□ 给排水工程师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暖通与空调
□ 造价工程师

□ 考试及留学
□ 建筑系学生广场
□ 建筑教育

□ 艺味深长
□ 美术论坛
□ 似水流年



 
建筑与文化论坛 北大比较文化研究学者谈建筑
南方都市报
转贴者按:在广州举办的“中外建筑与文化论坛”,一位北大的学者,给中国建筑开了如下“药方”,特此转过来。从中似乎可以窥见大众对建筑的理解。

辜正坤,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化研究学者。

街上90%以上是西式建筑
记者(以下简称“记”):就你的感受,觉得中国建筑的现状如何?

辜正坤(以下简称“辜”):我觉得是存在着严重问题的。既然称为中国的建筑,那就应该有中国的文化特点。但近二十年来建造的建筑,尽管是中国人在中国土地上造的,无论是审美、形式还是技术都是西式的。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的90%以上都是西式建筑。

用西式的技术来建造中国建筑我是赞成的,因为它比较有效率,比较牢固和节省材料。但我反对的是连形式和建筑风格都完全西化。中国式建筑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积淀。

记:现在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甚至在农村,富起来的农民在盖房时,都会选择西式的小洋楼。

辜:农民也会受到来自城市潮流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到处都盖西式建筑,成了规模,所以西式建筑的成本越发低。而中式建筑的材料也不好找,会盖中式建筑的建筑工队也少,所以成本越发高。包括中国大学的建筑系,学的全都是西式建筑。在这方面,媒体应该发挥作用,提倡中式建筑的审美造型。
  
中国建筑优美西方有力
记:你是研究中西比较文化的,在你看来,中式建筑和西式建筑存在哪些文化特征的差异?

辜:差别是很大的。中式建筑产生于农耕文化,除了秋收、播种之外,农民大量时间是在农闲。这就决定了中国人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把建筑精雕细琢。另外中国土地雨量充沛,适宜植物生长,因此木材为主的建筑方式容易形成。木头是容易雕刻的,因此中国建筑是非常优美的。

西方比如地中海地区,气候干燥,树木少,建材只能以石头为主。建造起来比较费时、费力。另外西方早期的游牧生活,造成西方人对自然的征服和冒险精神。因此西式建筑显示的主要就是“力”,建筑的高大、笔直,处处迎合西方人与自然搏斗的、紧张竞争的生活。

记:你提出中西建筑应该“拼合”在一起?

辜:“拼合”是相对于“融合”而言的。比方说,把黄色和蓝色融合可得到绿色,但原来的黄和蓝不存在了。而如果我们让三种颜色拼合在一个盘子里,那我们就保留了三种颜色。在文化上,“融合”往往意味着用一种取代另一种。采用融合方式现代建筑的主体就是西方的了,因为它融合掉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惟有用“拼合”法承认中国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时,才可能使中国建筑特色的东西保留下来。
  
建筑好坏百姓最有发言权
记:你认为建筑的审美应该交给老百姓来判断?

辜:对呀。就像烹调美食不是给厨师吃的一样,建筑好不好,老百姓才最有发言权。

记:但建筑界人士可能会认为,我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没有这个审美能力。

辜:当一个人把几种建筑拿来比较、做选择的时候,常识会告诉他什么东西是一眼看过去就比较好看的。而专家的建筑师却会说这个建筑在设计上怎么怎么不符合理念。但是专业人士忘了很重要的一点,建筑艺术它主要是视觉性的东西,它不需要你把太多的理性的、抽象的、哲学性的概念灌注进去。审美无非是感官的感受,任何人都天生具有。
[更多评论] [更多新闻]

城市新闻: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