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 |  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最近新闻 (主持:admin) [投稿]

□ 阅读次数:5236

□ 纯粹建筑
□ International
□ 我的方案
□ 理想城市
□ 景观与环境
□ 室内设计
□ 建筑史
□ 建筑旅游与摄影

□ 建筑PC
□ CAD应用与开发
□ 3D软件应用
□ 平面设计
□ 室内效果图
□ 建筑外观效果图

□ 建筑技术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施工与监理
□ 室内施工
□ 给排水工程师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暖通与空调
□ 造价工程师

□ 考试及留学
□ 建筑系学生广场
□ 建筑教育

□ 艺味深长
□ 美术论坛
□ 似水流年



 
广州10日举办“中外建筑与文化论坛”
南方都市报
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办,南方都市报社承办单位的“首届中外建筑与文化论坛”10日至12日即将在广州鸣泉居举办。论坛为期两天,报名费用4998元,不包括住宿。

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此前因为主办风水研究班而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以下为昨天南方都市报的宣传稿。

十余大师级人物将聚广州
“首届中外建筑与文化论坛”10日召开,将“反思中国建筑文化的失衡”


这是一场“捆绑”建筑、文化和地产的全国最高规格论坛,汇聚了中外十余位名家大师,像前纽约市规划局局长James C.Jao、加拿大宝佳国际建筑师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总建筑师Thoams Oebbecke、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丹青等。本届论坛的专家组成员更是阵容强大,包括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俞孔坚等。发起并积极策动这次论坛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金坚范认为:中国的建筑不仅要保护历史文化,而且要传承。
  
本报讯 (记者马羽飞)2005年11月10日-12日,“首届中外建筑与文化论坛”将在广州鸣泉居度假村(白云山脚)召开,建设部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国内外建筑界、文化界的大师级人物将为中国建筑和房地产开发中缺失的文化传教与布道。

建设部等大力支持论坛
与其他所有的建筑、房地产论坛不同的是,“2005首届中外建筑与文化论坛”是由文化部门发起和策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是论坛的主办单位,中国建设文化中心国际合作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艺展工作委员会以及本报为协办单位。强大的组合阵容将借助广泛的资源优势,把本次论坛推向建筑、地产论坛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的是深度、权威、专业、震撼力。

据悉,本次论坛不仅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有关领导届时将出席,而且到场演讲的全部是中外建筑界、文化界的大师级人物: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全国设计大师赵冠谦先生,中国建筑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开山鼻祖陈世民先生,著名建筑大师、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彭培根先生,中国影视编剧、作家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张贤亮,著名行为艺术家艾未未等……他们在各自领域是权威的代表,曾对中国建筑中缺失的民族文化深思过、争论过、呼吁过。在本届论坛上,他们的思想和声音将再次震撼中国的建筑界和地产界!

本届论坛的专家组成员更是阵容强大,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俞孔坚、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台湾作家龙应台等应邀担纲。

选址广州是为远播全国
“反思中国建筑文化的失衡”是本届论坛的主题。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主题,发起并积极策动这次论坛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金坚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到处大兴土木。为发展经济,大量批出土地,建设现代化设施和建筑,但不少文物古迹、具有历史底蕴的街区得不到保护。而要保护有文化的建筑,建造有文化的建筑,光靠建筑界的力量是有限的,文化部门也有责任参与进来,发出呼声,以引起城市决策者、地产界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当今国外建筑风格充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明白我们是在中国5000年历史影响下成长的。

金坚范还强调,先进的建筑科学绝对要,但对于国外建筑、文化的借鉴应该是两脚深植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之中,中国的建筑不仅要保护历史文化,而且要传承。

而论坛选址广州,也是因为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最活跃,与国际接轨最前沿的地方,房地产业发达。在这里发出对建筑文化的呼声,更能远播全国。而本报作为本次论坛的核心全程主办媒体,将对论坛进行系列跟进报道。
  
链接
  
出席论坛领导
汪光焘 建设部部长
黄卫 建设部副部长
刘忠德 全国政协科教文委员会主任、原文化部部长
  
论坛到场建筑师
赵冠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全国设计大师
陈世民:中国建筑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开山鼻祖
彭培根:著名建筑大师、清华大学资深教授
Johan Nilsson: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副总设计规划师
James C.Jao:前纽约市规划局局长、中国国务院外专局美籍建筑规划专家
Thoams Oebbecke:加拿大宝佳国际建筑师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总建筑师
  
论坛到场文化学者
梁晓声 中国影视编剧、作家
张贤亮 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舒乙 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民族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
辜正坤 英语语言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丹青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艾未未 著名行为艺术家,星星画展创始人
[更多评论] [更多新闻]

城市新闻: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