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大问题困扰勘察设计质量
金羊网
|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勘察设计处长会议上,建设部质量安全司副司长吴慧娟指出,五大问题困扰勘察设计质量工作的健康推进。
违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仍较突出。在2004年审查的131029个建筑项目中,共发现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数292869条,平均每100个项目224条,其中严重安全隐患12840条,平均每100个项目10条,即使是实力较强的大院也很少有一次审查即获通过的情况。
一些年轻设计人员过分依赖软件和标准图,缺乏创新和提高的能力;部分设计人员对标准掌握不够熟练,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成为企业和行业的重要工作。吴慧娟说,在前不久的建筑节能监管工作调研显示,不少建筑设计人员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热工计算;我们在设计理念、设计手段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勘察设计单位在机制建设上,也还不足以做到专业间的充分协作配合以及充分显现企业的整体技术实力;一些勘察设计单位对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工作不够重视。
保证质量工作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吴慧娟认为,这主要是来自建设单位的浮躁和勘察设计市场的恶性竞争,以及压低勘察设计收费、不合理地压缩勘察设计周期现象的存在。这种局面会造成很多的投资浪费,对我国勘察设计质量技术水平的提高会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监督执法不严。建设部质量安全司近两年对建设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情况统计显示,很多省市是零记录。吴慧娟说,这不能证明质量状况的好转,相反反映出了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了问题,为什么没有处罚?说严重一些这是政府部门的不作为,是管理的失职。技术标准的缺憾、法规的不完善不能成为我们执法监督不力的借口。另外,施工图审查制度实施后,一些勘察设计企业反而出现了忽视内部质量控制、过分依赖审查的不良倾向,这也是与政府监管的薄弱有很大关系。
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改革完善。如何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合理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职责范围,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分开,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大力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使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过多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观,吴慧娟认为需要不断创新思路,要致力于建设以工程全过程管理为基础的,建设单位承担第一责任、勘察设计企业承担直接责任,市场约束机制和中介服务,各方主体互动、各环节互动,监管有力、运行有效的勘察设计质量监管体系。 |
[更多评论]
[更多新闻]
城市新闻: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