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 |  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最近新闻 (主持:admin) [投稿]

□ 阅读次数:6466

□ 纯粹建筑
□ International
□ 我的方案
□ 理想城市
□ 景观与环境
□ 室内设计
□ 建筑史
□ 建筑旅游与摄影

□ 建筑PC
□ CAD应用与开发
□ 3D软件应用
□ 平面设计
□ 室内效果图
□ 建筑外观效果图

□ 建筑技术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施工与监理
□ 室内施工
□ 给排水工程师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暖通与空调
□ 造价工程师

□ 考试及留学
□ 建筑系学生广场
□ 建筑教育

□ 艺味深长
□ 美术论坛
□ 似水流年



 
“校园风”笼罩香港建筑署
香港政府新闻网
香港的建筑设计,正吹「北欧」的简约风格;而负责发展公共建筑的建筑署,则被股浓浓的「校园风情」所笼罩。

身处「风」中的冯永基认为,同事运用午膳和周末的时间,无分职级高低地作小叙,分享和交流建筑的经验及所见所闻,是建筑署独有的特色。

他认为,这股学术气氛,不仅有助同事间教学相长、贴近最新发展,也同时让彼此体会到建筑是社会很重要的环节,而建筑师也应尽其本份。

曾任职私人机构,现为建筑署高级建筑师的冯永基向《政府新闻网》表示,加入政府的最大得益,是发现建筑署并非单纯的政府架构。

冯永基说:「无论是新入职的,或是我们,均认为建筑署仍有种学校、大学的感觉,即不断互相给予机会,增进知识。

建筑之旅 最教人兴奋

「这除了部门安排,让同事出外交流外,也给人以校园的风情。我们平日在午间小叙,交流和分享各自负责的项目、学术研究、日常生活经验,和建筑上,以致旅行时的所见所闻;这是建筑署所独有的。

「这股学术气氛,推动我们以整个中午时段用作交流讨论,让我们不会脱节。」

然而,这些交流分享小叙,不只限于建筑署的总部;最教部门上上下下感到惬意的,是其「建筑之旅」。

冯永基说:「除了政府安排的对外交流,我们也制造交流的机会;如1年数次到香港邻近的内地城市,以两天的时间参观当地建筑,晚上便在酒店内,无分彼此地讨论。

教学相长 成绩渐浮现

「在这轻松的情况下,教学相长、潜移默化,让大家认识到建筑是社会很重要的环节。大家有如此远大的目标,也会尽其本份;成绩,便慢慢地浮现出来。」

冯永基认为,对建筑师来说,「知己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除到海外考察,也观摩本地和同事的优秀和得奖建筑,从而互相交流、增进知识,令每个周末都「满载而归」。

谈到政府的建筑设计,与私人的不同之处时,冯永基表示,这与建筑本身的性质不同有关;然而,两者的背后,仍有很大的分野。

冯永基说:「一般来说,世界各地的私人建筑师楼,也有其主导思想;但建筑署没有,因为建筑署是多元化的,并有不同的设计组,有各自的方向。

新血加入 领建筑潮流

「虽然没有主导思想,但仍有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无论如何,内部是需要很好的评核机制;这个机制,能确保我们的设计符合大原则和方向。

「最重要的是,现在有很多青年人加入建筑署,令我们的设计手法新鲜了。这样,我们便可以把整个建筑潮流向前推;这是不错的发展方向。」

冯永基认为,部门每年就建筑设计和环保设计举办比赛,推动环保;这无形中令同事在设计时,除了顾及建筑的美感外,也要配合环保的观念。

建筑署近年多个项目,也获得社会和建筑师学会的认同,并获颁奖项。
[更多评论] [更多新闻]

城市新闻: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