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 |  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最近新闻 (主持:admin) [投稿]

□ 阅读次数:4298

□ 纯粹建筑
□ International
□ 我的方案
□ 理想城市
□ 景观与环境
□ 室内设计
□ 建筑史
□ 建筑旅游与摄影

□ 建筑PC
□ CAD应用与开发
□ 3D软件应用
□ 平面设计
□ 室内效果图
□ 建筑外观效果图

□ 建筑技术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施工与监理
□ 室内施工
□ 给排水工程师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暖通与空调
□ 造价工程师

□ 考试及留学
□ 建筑系学生广场
□ 建筑教育

□ 艺味深长
□ 美术论坛
□ 似水流年



 
让上海“老房子”和金茂大厦共存
新闻晚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里弄建筑有近2100万平方米,现在这一数字变成了1200万。”上周,在华东师大“大夏讲坛”上,美国顶级建筑学院纽约库珀学院院长安东尼·维德勒和同济大学郑时龄院士共同指出,“推倒一切旧建筑,建设全新城市”的都市发展模式不可取,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让“老房子”和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共存,建造富有人文精神的新上海。

  日前,著名的建筑理论家、批评家、美国艺术科学学院院士安东尼·维德勒在华东师大作了题为“现代主义和大都市:从勒·柯布希埃到莱姆·库哈斯的城市困境”的演讲。在演讲中,大师指出包括上海在内的现代都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应当努力克服忽视城市人文、历史传统的长期弊病。他重申了自己的“第三条道路”的建筑理论,即反对一味追求城市规划的“现代性”而很少顾及城市的人文历史传统,强调将现代繁荣与古典文化保护相结合。“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应当看到单个建筑与城市规划、人文环境是有机的整体。”他认为“第三条道路”不仅适用于伦敦、巴黎这样的都市,发展中国家如果采用,效果也会很好。

  演讲过程中,维德勒教授还展示了自己在上海调研期间拍摄的照片,对于其中政府重点保护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他感到十分欣喜,但他同时也指出照片中许多不起眼的老房子,可能将被推倒,对此他深表惋惜。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对此点评道,过去上海的城市规划借鉴的是“香港模式”,过分追求速度,在对旧建筑保护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里弄建筑有近2100万平方米,现在这一数字变成了1200万。现在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近期上海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市政府扶持的12个“风貌区”计划已经就此问题迈出了令人欣喜的一大步。但国内建筑从业人员的观念要变,他们往往工作量很大,效率很高,但有时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顾及到与建筑相关的社会环境、人文传统。
[更多评论] [更多新闻]

城市新闻: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