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新建筑

□ 刊发于《新建筑》
   2006年第05期

□ 阅读次数:6623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静水流深——沈济黄大师的建筑创作之路
李宁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杭州,310027)
静水流深——沈济黄大师的建筑创作之路
Still Waters Run Deep——The Architectural Creating Road of Mr. Shen Jihuang
李宁
LiNing
摘 要 通过对沈济黄大师所做的一系列项目的介绍,展示其建筑创作之路。在我国几十年间起伏跌宕的建筑设计背景下,从一名初出茅庐的设计人员成长为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其中的风风雨雨,或多或少都记录在他所设计的一座座建筑中。审时度势,厚积薄发,对设计的不懈追求使他获得了事业上的丰收。
关键词 设计大师 建筑创作 实践与理论
ABSTRACT As an architect to be a design master, there should be enough productions to back him up. In this paper, with the illustration of series projects of Mr. ShenJihuang, then his architectural creating road in decades is brought forth. In the unstable architectural design background in decades of our country, the frequent difficulties of becoming a state engineering design master from a young designer were recorded in the buildings he designed more or less.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operating from a strategically advantageous position, he gained the achievement by persisting effort in his design career.
KEY WORDS design master,architectural creation,practice and theory
中图分类号 TU-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3959(2006)03-00-00
  在全国第四批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工作中,6名同志当选为中国工程勘察大师、54名同志当选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34号)。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沈济黄教授榜上有名。沈济黄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现任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在我国几十年间起伏跌宕的建筑设计背景下,从一名初出茅庐的设计人员成长为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其中的风风雨雨,或多或少都记录在他所设计的一座座建筑中。
  一 工作之初的尝试
  沈大师大学毕业正值自然灾害后的国家困难时期,分配至浙江省工业设计院(现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民用室。上班后整个室几乎没有设计任务,几个月后为贯彻党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设计院成立了农居设计组,设计了种子仓库、茶厂、水库移民民居等项目。之后,他被派到华东院参加华东地区农居构配件标准设计编制近五个月。一年后从浙江省体育馆项目开始,他作为主要设计人参与了几项大型民用建筑工程设计。
  这几项大型民用建筑中有1962~1963年设计的浙江省体育馆、1971~1972年设计的杭州笕桥机场新候机楼、1972~1977年设计的杭州剧院(图1~3)。这三项工程都是省重点工程,杭州剧院和杭州笕桥机场新候机楼更是周总理特批的项目。由于当时处在“设计革命”、“政治挂帅”时期,技术信息闭塞、学术交流不畅、建筑技术落后、装修材料贫乏、投资控制严格的时代背景,给设计带来不少困难。通过这几个项目,沈大师在建筑技术与构造、施工图设计、施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了磨练,同时装修设计能力亦得到培养和提高,从工人师傅那里学到的现场设计经验使沈大师终生受用。浙江省体育馆建成后,建筑造型个性突出,在内部公共空间采用门厅、休息厅、楼梯开敞的大空间处理手法,突破了当时互相分隔的模式,使人耳目一新,简洁明快的现代建筑风格获得业内外一致好评。沈大师作为杭州剧院方案执笔人并负责观众厅部分设计,有机会同中国建研院物理所合作声学设计,从调研、模型试验、设计调整到现场测试的全过程中学到了建筑声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浙江省体育馆和杭州剧院分别获得了60年代与70年代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
  1968年8月作为项目实际负责人设计了浙江展览馆(原名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在这个只允许半年完成的工程中,学会了怎样处理“群众运动式”的突击工程,为后来突击杭州笕桥机场新候机楼工程打下了基础(图4)。杭州笕桥机场新候机楼是周总理直接主管的特殊项目,专为接待尼克松总统访华而建,从1971年11月8日立项到1972年1月底交付使用,前后设计、施工、装修总共用了70余天。这样短时间要成功地完成一组包括候机大厅、总统接待室、大小休息室、餐厅、美方机组人员和随行记者(300人)的宾馆等功能复杂的高标准民用建筑,充分考验了设计组40余人的团队协调合作精神和设计水平。工程获得1981年国家优秀设计奖、1995年浙江省优秀勘察设计特奖。
  二 独当一面的锻炼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沈大师主持设计了浙江省科学会堂(1300座)、望湖宾馆、浙江省科技大楼(含科技情报研究所)等浙江省重点工程(图5~7)。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望湖宾馆,它是对外开放后国家旅游局投资的第一批五座星级涉外宾馆之一,由于地处西湖边,设计颇费周折,设计组所做的多轮方案均被否定,许多国内著名专家都来杭出谋划策、指导。最后以减少规模(由1000床改为700床),压低高度,能严格控制投资又不“显眼”的方案作为实施方案。望湖宾馆的设计获得了浙江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其他两个工程获得三等奖。
  1983年主持了国家重点工程中国水稻研究所(图8),该项目实验基地在富阳,是当时农业部自建国以来一次投资最大的项目,由联合国贷款1 000万美元并监督、检查建设全过程,是一项含多学科、多子项、设施先进(包括生物工程、人工气候、计算机管理的种质资源库等)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由于在工艺、建筑技术和对外开放等方面有较高要求,先后专程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加拿大人工气候设施基地等部门进行考察。工程获得了1991年国家优秀设计银奖、浙江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和1995年浙江省优秀勘察设计特奖。
  三 教学相长的探索
  在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期间,沈大师1983年任民用室主任建筑师,1985年任副总建筑师。因浙江大学创建成立建筑系,1988年7月沈大师被聘请调任浙江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兼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1992年又兼任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他在任12年系主任、10年院长行政职务期间,一直没有间断建筑创作,同时在建筑专业教育评估、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校际交流、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筑系于1996年通过教育评估,硕士学科点由原来的一个发展到四个,并为2003年通过建筑设计博士点做了基础工作。
  在沈大师的带领下,设计院的工作一直坚持贯彻繁荣创作、苦练内功创精品、重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规范技术管理、拓展资质、提高资质等级等方针,经全体职工共同努力,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获得了快速发展。技术骨干队伍成熟稳定,学术氛围浓,凝聚力强,方案中标率及优秀设计获奖率高,社会信誉提高,经济效益逐年增长。与此同时,严格、规范地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建筑创作实践,并纳入设计院统一管理(包括合同、技术、经营、财务),为年轻教师搭建了一个发展平台,使设计院、建筑系、土木系在建筑学科领域不分彼此、协调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由于学校优越的学术背景和严格要求,使沈大师有条件在坚持建筑创作设计的同时,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和培养指导研究生,这使他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研究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 顺应潮流的发展
  90年代是我国建筑大发展时期,为建筑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沈大师在这一时期从事了诸如学校、文化体育建筑、多功能综合体、旅游建筑、住宅及智能建筑、生态节能建筑等多种类型的设计研究,进一步拓展了专业知识面。
  上海宝安大厦,1993年中标并主持设计的第一个超高层建筑,规模8.9万m●2,是集办公、宾馆、商贸、餐饮、娱乐等多功能的综合体(图9)。通过该项目设计,在超高层消防、二层地下室、机械停车、观光电梯、玻璃中庭、幕墙等新技术方面得到学习并掌握。设计中以“日月同辉”的构思组织平面布局,其较高的平面利用系数(主楼利用系数达75%)、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二层地下室共1.8万m●2)以及简洁明快的立面造型与富有个性特征的现代建筑风格获得业主好评。
  苏州太湖广场(原名苏州商品交易所),1995年中标的另一个超高层多功能全智能化综合体(图10)。作为一幢规模11.5万m●2、高48层的现代化商厦建筑,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市主要城市干道上,不能不说其建筑形态风格的处理和把握有极大难度。设计恰到好处地将虎丘塔影和月影结合在塔楼立面中,含蓄地传达了地域文化的神韵,无论白天或晚上它都成为一个鲜明的地标,丰富、完善了城市主干道的空间序列,形成苏州城东端的高潮,是现代理念与传统情结成功的整合●[1]。其塔影、月影的泛光照明设计亦前后经历了1年多时间的反复比较、探讨、试验,最后以立面处理密切结合照明要求进行调整、修改才得以完善。
  上海浦东金桥锦珠大厦(7.3万m●2、双塔28层)及福建中旅大厦(6万m●2、28层)完成了施工图设计,但均因投资原因未建成,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从设计团队的锻炼来说,也是有所收获的。另两幢建成的高层建筑为上海新兴大厦(5万m●2、双塔26层,图11)和中国银行常州分行(3.6万m●2、26层,图12),其中常州分行获得了浙江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和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太湖山庄和广厦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它们规模不同但功能相近,又都地处风景区山坡地上。设计着重探讨了同山地环境的结合和对原始地貌与生态的保护,风格处理亦都考虑了与地方传统的结合与协调(图13,14)●[2]。广厦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获得了教育部优秀设计二等奖。
  缙云博物馆虽然不足4 000 m●2,地处山区小城,但设计者在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石构建造特点中获得灵感,取其“平直而方”为策略,做了一座“石头”的方正、朴实的建筑,与山、水、民居相和谐(图15)●[3]。该项目获得了教育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
  正如沈大师自己所言,回顾40余年投身建筑事业的经历,“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有创作成功的喜悦和兴奋,亦有挫折的苦恼;有庆幸没有在事业道路上被割断,亦有任务太重干扰太多的苦衷;有看到年轻一代成长、成熟的欣慰,亦有“代沟”带来的不解……”但不管怎么说,沈大师的创作热忱没有减弱,创作的专一仍然可以“忘记一切”;培养、教育年轻人的责任感没有松懈,同年轻人合作从不因为他们的稚嫩而忽视其见解,反倒是觉得有一种责任、一种启发培养的责任,亦甘愿作他们成长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现代理念与传统情节——苏州商品交易市场建筑设计感悟. 建筑学报,1997(4):25~28
[2]沈济黄,陆激. 美丽的等高线——浙江东阳广厦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总体设计的生态道路. 新建筑,2003(5): 19~21
[3]沈济黄,叶长青. 平直之间——缙云博物馆设计. 建筑学报,2003(6):33~35


收稿日期 2006-01-11

1 浙江省体育馆
2 杭州笕桥机场新候机楼
3 杭州剧院
4 浙江展览馆
5 浙江省科学会堂
6 望湖宾馆
7 浙江省科技大楼
8 中国水稻研究所
9 上海宝安大厦
10 苏州太湖广场
11 上海新兴大厦
12 中国银行常州分行
13 苏州太湖山庄
14 东阳广厦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15 缙云博物馆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