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新建筑

□ 刊发于《新建筑》
   2004年第03期

□ 阅读次数:4693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工业建筑表现什么
黄星元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北京,100084)

摘 要 工业建筑是建筑创作的一个重要类型。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一样,本质都是空间和形象的塑造。对工业建筑来说,除满足特定的生产工艺对建筑环境的要求之外,还要满足工作环境舒适度和精神愉悦的美学要求。阐述在美学和文化层面,如何把握工业建筑功能、经济和美观的均衡,以及应遵循的建筑创作原则。
ABSTRACT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Similar to public architectur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n essence is also the modeling of space and image. As well as meeting th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from the specific production process,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has to satisfy the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such as the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comfort and pleasant mood of the operator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in terms of aesthetics and culture how to assure the equilibrium of function, economy and elegance, and to follow the principles for architectural creation as well as the established architectural system so as to avoid creation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course of industrial architectural creation. Architects should explore ceaselessly and response actively to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

关键词 工业建筑 形象化生存 真实性
KEY WORDS visualized existence,change in taste, authenticity

中图分类号 TU-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0-3959(2004)03-00-

  本文不是关于建筑美学的系统阐述,也不是对工业建筑创作手法的具体研究,只是论及工业建筑的空间和形象问题,如工业建筑的外在形象要不要刻意去表现,如何去表现等等。面对世界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要求,在工业建筑美学和文化的创作层面,如何适度把握功能、经济、美观的均衡非常重要,适度会带来成功。
一 工业建筑的今天

  工业建筑是建筑革命的先行者,对现代建筑美学理论和建筑技术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

  (1)建筑属性。由于特殊的生产环境要求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推动,工业建筑往往自成体系,在功能上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经济性和高科技的特征。但工业建筑提供的是生产活动的空间,本质依然是建筑空间,所以,同样遵循一般的建筑创作原则和归属成熟的建筑体系。

  工业建筑是建筑创作的一个重要类型,除应满足特定的生产工艺对建筑环境的严格要求之外,还要满足工作环境舒适度和精神愉悦的建筑美学要求。建筑师可以在了解生产工艺的过程中,将理性分析转换为功能空间和视觉效果,产生创作的灵感。

  (2)物质特征。①建筑和生产设备一体化。高科技的生产空间和建筑设备化的发展趋势,使生产设备和建筑空间互动结合,形成严密、高效的洁净生产环境(图1)。②生产空间的弹性化。生产空间要求大跨度、大空间,动力设备和管线空间需形成分离单元,便于工艺生产流程调整和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要求结构清晰、结构单元明确,能做到以单元模式延伸。③“快车道”式的营建方式。业主视建筑物为其生产工具,先有市场订单,再进行设计和建设,要用最短的时间建成一个能高效运转的厂房。因此,工业建筑往往边设计、边施工,表现出“快餐式”的建筑形象。④企业的标志,物化的无形资产。由于工业产品附加值较高,建筑审美带来的商业利益促使业主特别关注自身企业形象。建筑师应通过创作,用建筑语言鲜明地表达企业形象,让客户产生信任。⑤工业建筑的居住性。把产品加工环境与人的作业空间分开,满足各自不同的要求,并引入生态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工业建筑本质上是空间大小、环境指数、节能原则、公害对策、设备布局和建设速度等物性要素的组合,这一点有别于纪念性、公共性等其他建筑。

  (3)形象化生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把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充满图像的社会,到处是快速的复制和拼接,大有图形复制取代方案思考的势头,建筑方案的唯图像化生存成为目前普遍接受的现实,对于建筑行业至少带来两方面的负面影响:①在图像与符号如此发达的世界,对建筑方案的选定依据,往往只是三维透视图,现代工业快节奏的产品更新,忽视了对工程主体的深层分析;建筑方案电脑制作的逼真和快速,轻易地表达了业主的鸿图大志和主观的想像,往往把纸上的东西当成现实,也产生了建筑师按超现实的效果图补充设计的现象。②建筑师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疏于手绘草图和节点详图的认真推敲,设计可以无序,为了拿下方案可以先出效果图,而三维透视图的绘制与建筑师水平无关,与专业无关,只是软件水平和熟练与否的差异。建筑创作缺少深层的探讨,缺少建筑美学的推敲,缺少经济的比较。

  IT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形象化生存的现实,这是社会的进步,这种高效能、全方位的现代化工作方式,给我们带来工作的愉快,带来创作的乐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建筑创作表达方式的重大变化,图像文化使人们更加注重直观感受,即便如此,建筑的意义并没有丧失,而只是以不同于传统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上所说的负面影响只是前进中的现象,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应当是全社会普遍存在的建筑素养不够。参与工程建设的主体——业主、设计和施工各方都应当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不断提高对建筑学的认识水平,图像化生存现象毕竟是一种手段,真正的认知水平的提高,还在于使用和创作的主体。

  二 建筑审美的变化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所带来的建筑美学观念的变化是巨大的,当代建筑审美文化在消解传统美学法则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格局,不同的建筑审美观、价值观使建筑创作五花八门而无法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由于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冲击、图像文化的发展,以及建筑的商品化趋势,使建筑艺术更加大众化、生活化、多元化。

  与传统的经典建筑审美原则相比,建筑审美的表述方式至少有三种可商榷的变化:

  (1)建筑形式不再追随功能,可以脱离功能而独立存在。由于有些建筑体形巨大,有些建筑功能复杂,建筑的形象无法反映里面的空间和活动,因此,建筑不再强调可识别性,形式本身也成为独立的概念。一种形式用久了也可以成为建筑的内容。建筑形象的创作,不必再刻意寻求依据,重要的是建筑的结果是否感人至深和使人愉悦。

  (2)新建筑与周边建筑和总体环境的关系,可以不再强调协调和历史的延续,而是采取另外一种新的对话的方式。“城市是人们高效率拥有和居住的场所,在大多数情况下,历史的在场反而妨碍了城市的运转。”●[1]“所谓建筑,按理应是给现存的环境以刺激,并对社会提出新的提议的行为。”●[2]

  (3)建筑的永恒受到挑战,建筑的时尚受到青睐。希腊、罗马、埃及和中国在历史上用石材、木材创造了璀璨的建筑文化,这些建筑是永恒的。与之相比,现代建筑的可拆卸构成理念,超大空间“外壳式”钢结构,对不同的多个单体建筑的覆盖整合,大量选用轻、薄、透明的材料作为造型元素,明显地减少了建筑永久性的感觉。诚然这些建筑创作同样表达了建筑的文化意义,给人以心灵的震憾,同时也隐含着时效的局限。现代哲学和人文科学认为:“存在不是作为实体,而是作为意义呈现的。”●[3]建筑是否不再追求实体的永恒?

  近年来,由于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国外建筑师,不少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园区甚至工业项目的规划及建筑方案均为洋师所为。这对中国建筑界应当说是一个较大的震动,带来了广泛、激烈的争论,建筑师各抒己见,建筑理论多元纷呈。我们应当欢迎这股评论之风,面对变化的世界,倾听不同的声音,不能只抱着经典理论,且战且退,陷入无可奈何的境地。我们应当用开放的心态看待国外建筑师进入中国,与洋师同行,有合作也有竞争,使国内建筑师尽快成长起来。

  建筑审美的变化,对工业建筑创作来说,更有许多有益的启迪,极大地丰富了创作的空间,使我们从不同视角来审视,包括理念、工作方法、创作精神。在我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建筑应当占有很大的分量。

  三 工业建筑创作的误区

  现代工业建筑,特别是高科技建筑和工业园区规划,经常通过设计竞赛征集方案,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工业建筑作品,但是,面对业主的要求,建筑师的创作往往由于创作理念及形象定位的摇摆不定而走入误区。

  (1)工业建筑民用化。许多建筑师在介绍方案时都引用这个说法,这实际是一种误导。把工业建筑当做公共建筑,采用公共建筑的处理手法,造成形体复杂、室内空间边界不清;过于流通,破坏了空间的封闭性,对洁净度和节能十分不利;同时,装饰工程繁琐,好像地面用了大理石,厂区设亭子、小桥流水,建筑才有品味。这基本是涂脂抹粉的小招数,实在不是好的工业建筑设计。

  (2)粗粮细作。把工业建筑看做“粗粮”,要“细作”成什么花样才是好的设计?建筑艺术创作对象实无粗细之分,工业建筑实际并非“粗粮”,是建筑的一种类型,有其特点,应当展现其超长、超大的特殊尺度和建筑物的技术美、科学美和材料肌理的美学特质。

  (3)改造为公共建筑。现代工业产品的变化节奏非常快,落后的工艺生产线被淘汰是正常现象,把废弃的工业厂房、仓库改造为办公、娱乐和超市空间,在国内外都有成功的实例,但这不属工业建筑常规的设计范畴。

  (4)形象的随意性。脱离建筑功能,随意设置建筑形象和表面材料,如附加外墙玻璃幕墙,带来室内热功能设计的不合理,以及大挑檐、外墙倾斜等造型,把有严格要求的室内环境空间设计成会展中心、大型宾馆,商场的式样,造成浪费和工艺布局的困难。

  (5)构造详图简单化。为了省事,不画或少画必要的详图。据统计,我国建筑师花在细部设计上的时间只是国外建筑师的1/5,造成建筑作品精致不足,节点设计没有建筑美感,建筑质量低下,建筑缺少收头和交圈的控制,没有体现工业建筑严谨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四 工业建筑的真实性

  与其他建筑类型相比,工业建筑最能反映建筑的功能真实性。作为基本使用要求,它除了反映生产的需要和规模能力外别无他求,如发现规模小了,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就得扩建;发现技术保障陈旧了,就得更新。它完全是人工化的空间环境。工业建筑的真实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大。“超出了一定尺度,建筑便获得了大的属性。”●[1]现代的电子工业厂房单从平面看就可以达到360 m×126 m,足有6个足球场大小(图2),“事实上,只有大,激活了复杂的机制,从而调动起建筑及相关领域的全部智性。”●[1]这一观念使得我们对现代工业建筑有了更深层的体验,“大”给生产带来方便,“大”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持,这个大空间内有着多种功能的矛盾共存,数km长的传送带,数10 km长的各种动力管线,维系着这个庞大机体的运转。

  (2)节点构造。大体量建筑应当有细致的表情。完善的节点设计,严谨的细部施工,不仅满足了工业建筑的密封性和防护性,而且带来美学的表现,因为建筑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单纯是形式美而是技术美、功能美和质量美。

  (3)可识别性。工业建筑的可识别性不来自历史,一般也不来自地域文脉,而源于自身的生产特点,所以笔者并不赞成“工业建筑民用化”的提法。工业建筑应当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创作空间,做出自己的特色来,即利用超长、超大的功能要求,创建新的体块组合,特别可以与自然地貌相结合(如山、丘陵),形成全新的景观轮廓,完成场所的重新组合和再创造(图3)。构筑物的设置、流畅的架空管线都可以成为工业建筑的美学特征(图4)。

  (4)结构的美学表现。工业建筑的弹性空间、单元式构成和外露节点构造的美学设计,给结构设计带来很大的创作空间,建筑师必须与结构工程师充分配合,才能创作出生动的工业建筑作品(图5)。

  (5)形式的多样性。工业建筑可以是巨大型建筑,可以是超长型建筑,也可以是由于特殊功能要求形成的比例失调的建筑。它们可以采用解构的建筑风格,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冲击。可以说,工业建筑的特殊功能,丝毫不影响建筑的多样性,也正是不同的工艺生产,激发了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的灵感(图6~8)。

  这里不妨赏析一下几位世界著名建筑师的工业建筑作品。

  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INMOS微处理器厂,大跨度拉杆结构、动力设备组合成单元,造型新颖,便于快速施工(图9)。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雷特纳集散中心,单元式拉杆结构展示了建筑美学、使用功能和轻钢结构的优雅组合(图10)。弗兰克·盖理设计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赫曼·米拉家具厂,在远离城市的荒凉地块,设计成集会广场式的架构作为工厂的入口(图11)。还有德国著名的维特拉家具公司,在全厂规划设计时邀请了盖里、安藤、哈迪特和西扎等著名建筑师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建筑单体,形成维特拉公司风格各异的建筑局面(图12)。

  他们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工业建筑创意的丰富多彩,同时有力地证明:具有强烈冲击力的不同的建筑造型,必须源自于成熟的建筑设计,建立在理性分析和建筑师娴熟的功力之上。工业建筑之美,一定是建立在功能合理、结构新颖和经济有效的基础之上的,工业建筑反对虚假的表现,反对布景式的立面。作为独有机遇的中国建筑师,我们应当共同参与,努力创作出优秀的工业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库哈斯L. 大.广普城市.世界建筑,2003(2):44
[2]库哈斯L. 广普城市. 世界建筑,2003(2):68
[3]安藤忠雄.再生——环境こ建筑. 日本东京都. デルフィ研究所. 2003

收稿日期 2004-02-17

1 某洁净车间
2 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工程有限公司全景三维模型(设计: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 大连华录电子有限公司全景三维模型(设计: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4 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工程有限公司有雕塑感的水塔(设计: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5 英国Inmos微处理器厂山墙结构外观(设计:Richard Rogers)
6 澳大利亚芬达造纸厂(设计:Coop Himmelblau)
a 全景  b 局部:倾斜的圆柱是烟囱
7 芬兰牛奶工厂与起伏地形、北向日照相结合的建筑布局(设计:Antii Katajamaki)
8 法国LCC工厂尖端技术开发中心入口(设计:Claude Vasconi)
9 英国Inmos微处理器厂(设计:Richard Rogers)
a 外观  b 剖面图
10 雷特纳集散中心(设计:Norman Foster)
11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赫曼·米拉家具厂入口(设计:Frank O Gehry)
12 德国维特拉家具公司空中俯视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