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对话建筑界 (主持:TINA) [在本栏添加内容/投稿]

□ 更多评论

□ 卓越折扣图书
   建筑科学
   建筑史
   建筑艺术
   建筑基础科学
   建筑勘测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地基基础
   工程监理
   建筑施工
   建筑经济
   教材教辅
   执业考试
   城市规划
   园林景观
   市政工程
   室内设计

□ 当当折扣图书
   建筑
   建筑理论
   建筑史
   建筑师
   古建筑
   建筑艺术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地基基础
   建筑材料
   建筑设备
   建筑施工
   建筑经济
   城市规划
   市政工程
   建筑考试
   建筑教材
   工具与标准
   图形图像
   CAD辅助设计
 
反对菠菜,支持带壳的蜗牛——建筑师王永刚访谈录
董倩(Tina)
  建筑师、当代艺术家、中国国家画院建筑与艺术设计中心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院委、主题建筑工作室创始人。这个组合身份之多,但是又似乎有着一个共同的色彩:艺术。1992年王永刚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始终活跃在艺术圈,涉及设计、艺术创作、策划等等工作,这些身份对他来说似乎是彼此共长的关系。于是二十年后的今天,他创办的IDEA .STUDIO主题建筑工作室,这个结合了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当代艺术家;哲学家、地产策划人等多种学科人士组成的设计机构,乍一看略显另类,无疑也是以艺术人文为底色和基调了。

  主题建筑工作室主要从事都市人文主义的实践。从2000年创办开始,奉行主题先行的原则,进行系统化的创作与设计。立足中国客观现实,发掘整合项目最大化资源,提取项目所蕴含的增益“基因”,给每一个项目确定明确的主题。以此为指导进行诚实的设计,追求项目强烈的可识别性,尤其是针对当下的国际化的均质化环境。他们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主题景区规划、社区整体设计,其中流动建筑和纬度建筑设计是近年来的工作重点。在文化艺术、空间环境整体设计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博物馆、艺术中心、老工业环境再生策划和改造等项目,一系列休闲度假区整体设计项目并组织策划了很多国内当代艺术、城市文化、建筑艺术、景观艺术等方面的研讨交流活动。

  恰如主题建筑工作室环境一样,建筑本身自成一种韵律,也与山石、长廊、小桥、水流紧密交融,没有臣服关系,而是相得益彰,和谐共处。

  王永刚说,“中国当下设计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济的话语权过于强势,速度之快,导致了很多建筑缺乏文化追求。政策、经济环境、区域文化永远是大前提,它们是左右建筑的巨大力量,和建筑师有关的是自己的文化追求以及对大小环境的理解。”艺术表达了人们的意愿,而建筑是实现人们意愿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我们希望进行更专业的整体化设计,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中国当下仍然比较着重个体性建筑,孤立环境的大建筑、醒目夸张的建筑。整体城市形态的规划并未成熟,但无论在实质或精神上,一直有着无限建构和想象的空间。或许,就在主题建筑工作室这个玻璃盒子里面,便另有天地。

反对比剽窃更坏的单纯,拥护复杂;
反对音乐,拥护建筑;
反对单调,拥护多样;
反对拘束,拥护不受拘束的狂热;
反对菠菜,拥护带壳的蜗牛。
——萨尔瓦多·达利


主题:纬度建筑

【ABBS】:主题建筑工作室提倡“纬度建筑”,就是说建筑非此即彼有其科学的建造逻辑,这种概念的提出是主题先行的延伸,关乎气候、民族文化、历史沉淀、地域特征、尊重场地。这个主题是否就是建筑的目的?
【王永刚】:纬度建筑是建筑的出发点师人们新的生活和建筑生成的逻辑和基础,并不是目的。纬度建筑正是在利用现场的条件控制规模减少浪费。增加建筑的所承载的各种需求。因此说纬度建筑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支持和具体实践。新自然就是纬度生活。

【ABBS】:建筑师要作为整个项目的中心人物,需要面对客户,沟通协调,解决实用性、经济和工程建设等问题,而你也提出过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提供什么,因为我们是设计师?那你认为在城市发展中建筑师、开发商、政府、公众分别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王永刚】:建筑师是梳理各种问题,解决各种矛盾,达到城市健康运行的主要责任人。建筑师是一个项目灵魂的创造者。开发商是为一个项目能够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组织、协调完成项目的社会责任人。政府提供项目所需的政策支持,行政职能管理和对城市整体规划的制定及和监督。公众通过不同方式的参与来为项目进行最终的评判。公众的生活需求为建筑师提供创作灵感和设计依据,为开发商提供产品定位,指导,为政府提供政策制定的依据。

创新:我没有风格

【ABBS】:您一直强调“反对风格,反对固有理念”,那么您的研究方向是怎样的?你认为建筑的本质是什么?
【王永刚】:我们现在研究如何让建筑与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不是建筑脱离开周边的限制条件孤立存在,在其成为整体的同时就会对建筑本身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控制,甚至会做出某种牺牲。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自然而然的就回到了人们生活需求的本身。建筑应该体现出所处环境的一种精神状态。盖一个好用的房子虽然很复杂,但是通过系统的专业流程是可以办到的。而建筑更多的要求是为人的情感,精神来设计这更难,甚至可遇不可求。这就需更用心去设计而不是用手或者用计算机生成,或者什么管理,光靠学习是不够的,还得有些独特的发现和创造才有可能性。

【ABBS】:作为一个有艺术背景的建筑师,你一直游走在建筑、当代艺术之间,当代艺术对你的建筑创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王永刚】:首先说当代艺术,当代艺术追求的是用个人独特的对问题的理解来表达能够引起最广泛的观众和受众的兴趣,因为当代社会是普遍性、信息化占主要的衡量一个问题的条件,当代社会更是平等的公民化的社会。因此不是传统艺术对技术对精湛的技艺的一种精英化、权威化的评价。因此建筑业应该和当代艺术一样,用一种最能表达具有普遍性的,引起更广泛共鸣的一种思想情感为基础。这是一个建筑的前提,那么基础是艺术品,有它特有的品质,建筑业一样,也应该有它作为艺术品的完整、精准、这些都是为了准确表达建筑思想的一种手段。我们平时做的一些当代艺术作品会用适当的方式转化到某些建筑的环节,当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有些情感适合用当代艺术的情感去表达,有些适合用建筑去表达,因此对我来说,当代艺术对建筑的创造是对一个问题不同理解和表达的方式。

【ABBS】:您的视野非常开阔,能不能告诉我们,在您看来,建筑和其他艺术的区别在哪儿?您认为自己是艺术家还是建筑师?您有没有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领域的跨界的观察方式?
【王永刚】: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建筑师。是关心艺术的建筑师。有些学者强调建筑自身的逻辑,与艺术无关,那是把艺术仅仅理解成画画的一种说法可以理解。

再生:我们的城市记忆

【ABBS】:您搞了很多改造和再生的建筑项目,您觉得现在国内相关产业的情况是怎样的?关键问题在哪儿?
【王永刚】:改造空间需要灵感和激情,目前国内改造的项目普遍在文化艺术产业和旅游时尚产业,国内的这方面的资源很多,历史原因,我们国内的发展方式是跳跃式的,每个地区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可能昨天的环境明天甚至于在今天就成为一种历史。因为产业可能会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是国内生产活力的现实状态。目前集中在创意和旅游产业,大家利用一些旧有的元素与新的元素进行一些互补,以形成某种连续甚至是跳跃。形式空间和文化上的冲突,形式和戏剧化的效果。大部分的该在在旧有环境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挖掘和提炼方面重视的不够,往往利用一些表面的空间的视觉特点和物理的肌理形成一些视觉上的趣味,而对这个空间的历史与所在的区域的关系方面展现的不够,改造停留在物理空间的利用,而对原有的空间的整理在精神方面的价值开发和转换缺少更深入的实践,更不能以现有的现场文化中汲取创造所需要的营养、方法形式的灵感。这方面的案例很少。有些尺度大的空间如一些大型工厂整体改造与之配套的城市总体规划缺少专项的政策研究,导致城市的文化理想与具体企业的经济指标之间存在很多矛盾。导致大量的有价值的城市空间记忆由于上述这些问题而被消磨。目前老建筑的改造仅停留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有些甚至在中心区,这方面改造文化的重要性远远比空间利用重要。而目前三线四线甚至偏远地区存在大量的老工矿闲置空间,废弃在那里,也许是接下来改造的重点,如果能改造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再生,因为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空间艺术对产业对生活的作用力。

【ABBS】:在国内,您认为比较成功和赞许的项目有哪些?判断这些项目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王永刚】:成功项目的标准是把各方面问题协调的比较完美,并且对城市的未来起到某种引导和推动,对文化经济甚至于政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作为一个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ABBS】: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关于城市的“新与旧”,旧建筑的“拆与留”之争议一直未停。您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
【王永刚】:城市的新与旧,是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的线索,人们喜欢在有历史因素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旧建筑的拆与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评价建筑的拆与留的标准要看原有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现状。新建筑如能结合旧旧建筑的一些重要的因素进行规划和设计将会延续城市的文脉。增添城市的魅力。旧建筑与新建筑之间应该是城市历史的完整延续。体现了城市的过去、现在。

【ABBS】:建筑文化是否应该传承?怎样传承?传承的意义是什么?
【王永刚】:建筑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停留在建筑的行业本身和建造本身,甚至于某些生活方式,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使人们在环境距离情感的沟通越来越少。导致了现代的冷漠和麻木。传承是延续唤醒人性的重要条件。

【ABBS】:“意境”是不是中西方建筑的最大区别?您认为现在社会的人们是否过于迷信西方建筑理论与体系,而忽略中国古代以来延续的建筑成就?你会希望做一点什么吗?
【王永刚】:中西方建筑都注重意境和精神追求。只是相比而言人们的自然观和在创作情感方面存在着差别。中国东方更注重人和自然地融入和谐,借自然之物抒发人的情感。借空间的关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建筑更强调建筑的本身。我们现在做的一些在自然环境里的小建筑通过对建筑本身的完善在精神上放大建筑的空间。增加建筑整体环境的协调性。这是让人们通过现代建筑来体会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精髓。建筑不是在环境里单摆浮搁。建筑的出现是为了提升环境的精神和情感。目的是尊重人对自然界的完整认知。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大家都会用各自的方式吸取营养,交流和国际化评论标准影响了趋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建筑创作,甚至于约定俗成的一些工作标准来进行建筑创作。这时候融在骨子里的性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好的作品还是独立的。(有些施工管理模式甚至决定了设计的范围)

【ABBS】: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好象已经是一种时髦的口号,但实质性的落实中并不容易,在未来您对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有何想法,或者会有什么新的大动作吗?
【王永刚】:生态可持续发展重点是倚靠现有的相关技术同时通过文化方面的作用力让人们对自然对环境的欲望有新的认识,在全社会普遍尊重自然,尊重生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形成持续化发展的基础。首先建筑的体量应该趋于小型化,功能复合化,社会集约综合化。尽最大可能在建设和使用的环节减少对环境的物理污染和精神污染。以保障以建成的环境高效利用,从而减少新的建设的过度开发。有再好的环保技术不一定就可以解决人来对环境的影响。关键是人对环保认识提高才有可能减少影响。

建筑:个人情感的展现

【ABBS】:公众应该怎样理解建筑?或者说建筑师应该怎样理解公众?这个引导本身有什么作用?建筑是自然生长的,还是人为调节的?
【王永刚】:公众往往在已形成的建筑面前被动的去适应建筑,往往通过以往的生活和经历来体会与个人情感有观的空间和建筑形式。由于大量的建筑不能被公众完整的体验,因此公众绝大多数是通过建筑外观来感受建筑,以视觉形象的入手为主。建筑师应该体会到一个建筑作为一件公共性很强的艺术作品,有自身特有的抽象语言和态度。每天都在无形中影响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建筑应该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角度来进行创作,来引导人们的健康生活。建筑应该是一个建筑师独特的个人情感的直观展现,因此,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并非出自自然之手,建筑的自然生长只是公众生活的一种要求。

【ABBS】:好的商业设计应该是怎么样的?您会在前期和招商等部门协商和互动,参与调查来确定商业功能布局吗?
【王永刚】:我们一般不会通过调查来确定商业布局 而是通过多年来的生活积累观察,触景生情后,拍脑门决定新的有竞争力的生活布局。

【ABBS】:建筑师的话语权从何而来?
【王永刚】:建筑师通过对如何提高未来生活品质的理解,和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行使职业话语。

【ABBS】:您的作品最终完成度是否都跟你预期是否一致,影响最大的原因在哪里?您认为在建造技术的探索上,作为建筑师本书本身,我们能做什么?
【王永刚】:我们的建筑在空间和体量及表皮方面的完成度还是很高的,这是基于我们对建造工艺和经济投入方面的理解和控制,我们通过建筑的低技术和空间表皮等艺术转换来实现我们的建筑意图,而不是通过我们无法控制的新奇特技术表演。我更喜欢简单朴素的事物。

【ABBS】:您如何看待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王永刚】:建筑师的想法会影响到很多人的日常情感,因此建筑不是个人的个性化的纯艺术作品,建筑师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通过建筑语言和手段进行阐释,社会发展的需求往往也通过建筑师来完成。因此建筑师的工作不是停留在个人的情感和好恶上,而是融入到更普遍的整体的社会发展当中去,互动协同各行各业,实现新的共同发展和突破。

未来——

【ABBS】:我们希望能了解您关于“未来城市”的一些想法和预见。
【王永刚】:未来城市是依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大,因此城市的尺度不再意味着现有的边界,最终全球会被统一成一个城市,尤其是信息的发展会给人们的文化带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影响。因此未来的个体城市概念会消失,海洋、森林、沙漠、冰川都在旧的地区组团之间。留下的是我们现在的完美城市生活理想。

【ABBS】:主题工作室最近的项目是什么样的?
【王永刚】:枢密院的整体设计。这个项目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促进生产而进行的,因为这是一个特色的办公区。所以为了规划景观、建筑全面综合区域发展政策的设计,就此展开各自独立的生产设计,满足了不同规模的需求。能够获得较好的空间品质,规划上尽可能弱化,相邻的边界在平面和竖向上枢密院都做到了,一期的小独栋和二期的服务大楼也为企业规模的边界进行了处理,因此说枢密院是通过对企业性的研究来尊重在这里的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人。
由于项目的总体规模提前进行了控制,在空间承载力方面不像很多办公工厂等项目的压力那么大,一期秉用地面停车的最大化提供办公的便利,停车位与景观是同步设计的,因此当这里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无论是行进中的还是停在树荫下的车都是生产景象的一部分,是一种现代美学,二期综合楼为主的办公区的地下设置了停车场,为地面设置了一个非正式交流的开放大堂。这个露天大堂即将成为新的生产力,促进空间。改变上班族各单位自我封闭的历史。

【ABBS】:请给希望进入行业的学子以及刚刚从事建筑设计行业的年轻建筑师几句话。
【王永刚】:建筑是个学科跨度很大的职业,需要大量的社会理解和从业经历,因此建筑师被称为是老年职业,随着在信息化基础上各行各业沟通、管理模式的逐渐改变,获得行业经验的时间成本会逐渐降低,因此建筑师会逐渐演变成青年职业,无论怎样,建筑师对社会的责任感,对自然的热爱,对创造激情的培养和保持是年轻建筑师最宝贵的财富。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更从基础入手,不论盖多大的房子,却也是从真实的基础开始。把建筑看成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职业。


王永刚
当代艺术家、建筑师 199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
1992年至2001年工作于北京京海集团,其间先后出任:京海广告公司总经理、京海教科文建筑设计所所长、京海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京海集团副总裁;
2001年创办IDEA.STUDIO主题工作室任创作总监。
2001年开始参加创作当代艺术并参加主要展览如下: 参加艺术文件仓库“WXY”现代艺术展、远洋艺术中心的“跑跳爬走”现代艺术展、上海3H艺术中心“趣味过剩”现代艺术展、北京地坛观念地产展、深圳深圳观念地产展、首届中国建筑艺术双年展等建筑及当代艺术展,其“主题工场”改造设计项目获2003年的公共建筑奖。注重针对中国具体环境的“小建筑”实践和“大建筑”观念。


王永刚最新作品:
项目名称:枢密院 亦庄企业定制办公区规划及建筑设计
项目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开发区
项目设计时间:2008年
项目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84770平方米 占地70600平方米 绿化率25%
合作机构:整体设计(规划/建筑/景观):主题工作室IDEA STUDIO
全案策划:北京揽胜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商:北京三合嘉逸置业有限公司

单体建筑


景观节点


下沉广场剖面


下沉广场平面


一期项目实景











主题建筑工作室 授权提供项目图片
[更多评论] [更多对话]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